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仁义之师
rén yì zhī shī

典故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近义词

仁义之兵

英文翻译

an army of justic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
成语举例:如此说来,虽然谋叛之徒,倒也忠义可嘉。本帅仁义之师,何愁杨枭不灭。★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称赞军队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字义分解

读音:rén

[rén]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 姓。

读音:yí,yì

[yí,yì]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 姓。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shī

[shī]

教人的人: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 )为人师。 ◎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师。医师。技师。 ◎ 效法:师法古人。 ◎ 榜样:师范。 ◎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师。禅师。 ◎ 军队:会师。出师。 ◎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师长。师座。 ◎ 一国的首都:京师。 ◎ 姓。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