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哈台族、ハータイズ),用以表示对台湾或台湾文化感到喜欢或好奇的日本人。这个词汇的出现是受到台湾漫画家哈日杏子在1996年所创造的“哈日族”一词的影响,1997年日本国内也开始使用这个名词。
“哈台族@元祖”在1997年开始使用“哈台族”一词,目前被公认为是最早使用此一词汇的例子。2000年开始,“哈台族”一词已经广为人知,在网络上也开始逐渐形成各式各样的哈台族社群。
直到1980年代为止,造访台湾的日本观光客绝大多数为男性。虽然有著“为了买春而组团来台旅游”的强烈印象,但在1990年代,有许多日本人对中国茶等台湾文化感到兴趣(其中大部分是女性),因而开始流行前往台湾旅游。另外受到《満里奈の旅ぶくれ―たわわ台湾》(渡边满里奈作,2003年4月发售)中所介绍的茶艺文化的影响,也有许多日本女性为追求台湾文化而成了哈台族。
此时对台湾文化产生兴趣的日本人增加,加上台湾男子偶像团体“F4”主演的《流星花园》(原名:花より男子)真人版的影响,在日本也开始有重制作品的现象。
前总统李登辉所著的《台湾的主张》,和日本漫画家小林善纪的作品《台湾论》,广泛地介绍了有关台湾的政治主张及见解。由于台湾赋予日本人一种“亲日”的形象,因此在1990年代后半,网络上开始出现“台湾拥护论”的主张,即在政治主张上“哈台”的哈台族。
相对于“哈日族”在台湾多用以指称对日本文化感到兴趣的台湾人,“哈台族”在日本除用以指称对中国茶、布袋戏、台湾的音乐、戏剧、漫画、偶像明星等感到兴趣的日本人之外,也可用来指称关心台湾的政治或社会等方面议题的“台湾拥护派”,因此“哈台族”所指涉的意义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字义分解
读音:hà,hǎ,hā
[hà,hǎ,hā]
张口呼气:哈欠。哈一口气。
◎ 象声词,形容笑声:哈哈大笑。打哈哈(开玩笑)。
◎ 伛,弯:哈腰(稍微弯腰)。● 哈
hà ㄏㄚˋ
◎ 〔哈什蚂〕蛙的一种,雌的腹内有脂肪状物质,中医用作补品。
◎ ah
读音:tái,tāi
[tái,tāi]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 量词:一台戏。
◎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 桌子、案子:写字台。
◎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 姓。
读音:zú
[zú]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家族。
◎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
◎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
◎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族。氏族。部族。
◎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族。
◎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族灭。
◎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族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