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太湖气球侦察队,太湖秋操中的气球侦察队。光绪三十四年秋,在安徽太湖,新军湖北第八镇成立气球侦察队,后江苏陆军第9镇和直隶陆军第4镇也相继成立。大清国原始状态的空军,由此诞生。太湖秋操中的气球侦察队,是中国空军首次亮相。
太湖气球侦察队-由来
1905年,受当时航空思想启发的湖广总督张之洞率先从日本购进两个“山田”式侦察气球。该型气球为椭圆形,直径约3米、长有10余米,下系巨缆,固定在大绞盘上由士兵摇轴旋转升降。气球下悬吊篮。人在吊篮中被气球带上天空后,对远方即可进行瞭望观察,还可以居高临下指挥地面部队的行动。气球运抵湖北后不久,张之洞即借检阅新军、新械之机,命令在校阅场内进行气球放飞表演,在国内开创了气球航空的先河。
没过多久,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各地新军相继成立了气球侦察队。
太湖气球侦察队-历史
太湖秋操的地点,分别在太湖西乡猫儿岭和东乡五羊畈
1908年4月,湖北陆军第8镇率先成立气球侦察队,工兵营营长王永泉兼队长,并聘有日籍教练,配备“山田”式气球一具。同年5月、6月,江苏陆军第9镇气球侦察队、直隶陆军第4镇气球侦察队相继宣告成立,分别由工兵营营长邓质仪、高凝辰兼任队长,各装备“山田”式气球一具。由此中国最原始的空军诞生了。
1908年10月,清廷在安徽太湖筹划了“太湖秋操”。清陆军第8镇、第9镇新成立的气球侦察队奉命参加操练,施放侦察气球。
为了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气球侦察队进行先期操演。演练当天,观阅将佐、官员云集校场。在当时人能够飞上天空,在很多人眼中是不可想象的事。令旗一挥,气球冉冉升起,飘至空中。吊篮中的传令兵按照将佐的指示,不断地挥舞着令旗,指挥各部。随着各种颜色旗帜的挥动和不断组合,各镇中的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整齐、有序地变换着进攻、撤退、设伏等各种战术队形。
1910年2月,清政府派人员出国,进行军事考察。考察团成员徐元甫、田凯亭还特意乘坐日本的军用侦察气球升空,并实施了无地面系留的空中飘行,成为最早乘坐自由气球飞行的中国人。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一直未能参加过实战,清军气球侦察队没有发挥出真正作用。不多久便销声匿迹了。
字义分解
读音:tài
[tài]
过于:太长。
◎ 极端,最:太甚。太平。
◎ 高,大:太空。太学。
◎ 很:不太好。
◎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太老伯。太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读音:hú
[hú]
陆地上聚积的大水:湖泊。湖泽。湖滩。湖荡。湖光山色。
◎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两湖。湖广。
◎ 指中国湖州(旧地名,在今浙江省吴兴县):湖笔。湖绉。
读音:qì
[qì]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 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 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
◎ 欺压:受气。
◎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 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读音:qiú
[qiú]
圆形的立体物:圆球。球茎。球体。气球。煤球。
◎ 指球形的体育用品,球类运动:球艺。球员。球坛。球迷。
◎ 星体,特指“地球”:月球。星球。誉满全球。
◎ 美玉。
读音:zhēn
[zhēn]
探听,暗中察看:侦探(a.暗中探寻机密或心情;b.做侦察工作的人)。侦查。侦缉(侦查缉捕)。侦察。侦破。侦听。侦讯。
读音:chá
[chá]
仔细看,调查研究:察看。察核。观察。考察(a.实地观察调查,如“科学察察”;b.细致深刻地观察,如“科学研究要勤于察察和思考”)。察觉。察访。察勘。察探。明察秋毫(“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清楚)。
读音:duì
[duì]
排得整齐的行列:队列。队形。
◎ 具有某种性质的集体:队伍。
◎ 量词:一队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