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温文尔雅 ,彬彬有礼
野调无腔 ,出言不逊
suave
成语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成语举例:新来的语文教师戴着一副近视镜,身穿一身学生装,显得文质彬彬。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用于男性成语结构:主谓式产生年代:古代成语正音:质,不能读作“zī”。成语辨形:彬,不能写作“斌”。成语辨析:文质彬彬和“温文尔雅”都形容人态度温和、从容、举止斯文。但文质彬彬偏重于从容;有时还可以表示有风度;有气派;口语中也可用;“温文尔雅”偏重于温和;仅用作书面语。成语谜面:中山先生素有礼貌
读音:wén
[wén]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 刺画花纹:文身。 ◎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 指非军事的:文
读音:zhì
[zhì]
本体,本性: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沙质。本质。质点。品质。性质。素质。资质。 ◎ 朴素,单纯:质朴。质直。 ◎ 问明,辨别,责问:质疑。质问。质询。对质。 ◎ 抵押或抵押品:人质。 ◎ 古同“贽”,礼物。
读音:bīn
[bīn]
〔彬彬〕形容文雅,如“彬彬有礼”。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