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颜真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公下车,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修者……未至前一无所问,而今而后,义不相容。”
簠簋不饬 ,簠簋不饰
成语解释:簠、簋:古代食器、祭器。借指贪污常用程度:一般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成语结构:紧缩式产生年代:古代
读音:fǔ
[fǔ]
古代祭祀时盛稻粱的器具。
读音:guǐ
[guǐ]
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读音:bù
[bù]
副词。 ◎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xiū
[xiū]
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 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 剪或削:修剪。 ◎ 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 编纂,撰写:修书。修史。修纂。 ◎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修学。修业。修养。 ◎ 长(cháng ),高:修长。 ◎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修行。修女。 ◎ 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