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薜瓣
拼音:Bì Bà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brunnelnerve W.T.Wang
薜瓣摘录《中华本草》,属于中医药材,主要适用于主慢性肝炎。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长约65cm。茎渐升,下部伏地生根,在顶部之下被开展长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5-2mm;托叶大,宽披针形;叶片斜倒卵形或宽倒披针形,长6.5-9cm,宽2.5-3.8cm,先端骤尖或渐尖,基部狭侧钝,宽侧耳形,边缘基部之上有小牙齿或牙齿,上面疏被糙伏毛,下面被短柔毛,钟乳体近点状或短条形;半离基三出脉,中脉及侧脉呈褐色,上面下陷,下面隆起,侧脉在狭侧3-4条,在宽侧4条。雄花序单生叶腋,序梗长达1m;花序托不明显;苞片6,被小钟乳体,外2枚较大,内4枚较小,船状四方形;小苞片多数,先端截形。雄花花被片4,基部合生;雄蕊4;退化雌蕊小。花期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m左右的石灰山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等地。
读音:bì
[bì]
古书上指当归。 ◎ 〔薜荔〕常绿灌木,茎蔓生,果实球形,可做淀粉,捣汁可做饮料。简称“薜”,如“薜萝”。 ◎ 古书上指野麻。
读音:bàn
[bàn]
组成花冠的各片:花瓣。 ◎ 植物的种子、果实或球茎可以分开的片状物:豆瓣儿。蒜瓣儿。 ◎ 物体破裂分成的部分。 ◎ 量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