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姓起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蚕虫氏,出自远古蜀地原始部落蚕虫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一直以来,播州人(今贵州遵义)论及前贤,总津津乐道于汉三贤、清三贤。汉三贤即为尹珍、舍人、盛览,清三贤即为郑珍、莫友芝、黎庶昌。其实清三贤中的莫友芝原籍独山,学习生活于播州地头,其墓道在今遵义洛安江畔。而汉三贤中的盛览,今多记为黔南人氏。实际上,历史上还有两个播州人,其功业成就远在此六贤之上,却不为今人所知。蚕虫氏→柏灌氏→鱼凫氏→杜宇氏→开明氏:是远古蜀地人文发展的基本线索。
蚕虫氏部落,其后裔族人有以“蜀”为姓氏者,后简笔为“虫”,称虫氏,皆尊奉开明帝鳖令(鳖灵)为得姓始祖,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其姓氏读音作zhòng(ㄓㄨㄥˋ)。
第二个渊源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邾国虫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虫,为春秋时期邾国的一个邑地名,全名为“虫牢”,故址在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北部一带。在史籍《左传·昭十九年》中记载:“宋公伐邾,围虫三月。注:虫,邾邑。”据史籍《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故邾国,曹姓,二十九世为楚所灭”。《左传·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卜迁于绎”。邾国的名称,经传又写作“邾娄”,战国时期通称“邹”或“驺”。许多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结果,认为邾娄是当地土语,邾是正名,而“邹”、“驺”则是战国后期其他相邻大国所用的同音通假字,与偃国称燕之类相同。邾侠开创的邾国,后来又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并衍生出小邾与滥国。他也因开创之功而被后人尊为朱氏、邾氏、颜氏、邹氏、娄氏等姓的大始祖。邾国的“邾”字写法很多,建国以后曾以“蛛”作为国名,后来改加“邑”为“邾”字。“邾”字的读音在古代有两种读法:在齐过人所纂的《公羊传》一书中,“邾”字读为“邾娄”,为双音节字;而鲁过人所纂的《左传》一书中则读为“邹”。这两种读法在古籍中被写成“邾国”或者“邹国”,其实指的是同一个诸侯国家。
周敬王三十五年(邾隐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85年),邾隐公逃出了吴国,他先到鲁国,又到齐国,最后投奔了越国。越王勾践又把他送回邾国,重新立他为国君。但是备受流浪之苦的邾隐公却不思悔改,仍然被国人骂作无道,这一次就连支持他的越国人也发怒了。越王勾践出兵将邾隐公抓到越国再次囚禁起来,并立曹革的弟弟曹何为国君。此后,邾国的世系不再有详细的记载,人们只能简单地知道邾国在曹何之后再传八世,最后在周烈王姬喜七年~周显王姬扁二十九年期间(公元前369~前340年),即楚宣王熊良夫执政时期被楚国所灭,邾国共传了二十九世。
邾国灭亡后,楚宣王将其王室成员和贵族们迁到邾城(今湖北黄冈),而其他非王室成员和平民则分别迁往齐、鲁等国。失国后的邾国国人将国号“邾”去“邑”以“朱”为姓氏,以念故国之情。而居于虫邑即虫牢之故民,即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虫氏,世代相传至今,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读音作huì(ㄏㄨㄟ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