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和父母在永康过年。大年三十的傍晚,奶奶、姑姑和妈妈正在厨房忙碌着,我循着香味悄悄溜进厨房,一眼就看见一大盘油亮油亮的红烧肉,手也没洗就捡了一块送进嘴里,“小馋猫。”爷爷拍了一下我的后脑勺,叹了口气说:“以前我们吃得最多的是萝卜、番薯,肉只有过年才能吃一点,可是现在,鸡、鸭、鱼、肉都是餐桌上的常客,偶尔还能去趟西餐厅呢!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开饭了,全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就着满桌的美味佳肴边喝边聊。姑姑说:“年底我又开了一家服装店,这年头,大家手头都有钱,每人过年都会添置一两套衣服,今年我赚了这个数!”姑妈伸出一双手晃了晃,说:“十万整!”“好,好!”大家干了一杯。接着,叔叔说:“如今科技真发达,我换了个能上网的手机,打理业务方便多了,钱也来得多。”婶婶接过话头说:“别看我这个小厂不起眼,这两年的产值是一年一个跟斗往上翻呀,这不,上个月又买了一辆小车。”
大家又高兴地干了一杯。这时,爷爷乐呵呵地说:“好啊,好啊,大家辛苦了一年,收获都不错,也搬进了新房子,让我们为这好日子干杯吧!”这清脆的干杯声多么悦耳,多么动听啊!坐在我旁边的奶奶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你爹上大学那年,家里穷,我拆了几十只口罩给他缝了一顶蚊帐,他嫌差,还赌气,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很多人连蚊帐还没有呢。
现在看看,我们住上了别墅,门前的花园又大又漂亮……”“好了好了,老黄历就别翻了,”爸爸笑着打断了奶奶的话,说:“这多亏了改革开放和党的富民政策,要不咱们全家还守着‘一亩三分地’,过着温饱不足的日子呢。”看着大人们和和睦睦、其乐融融的样子,聊着过去的贫困和艰辛,聊着现在的富足和幸福,这真是一顿特别的年夜饭,在长辈们的交谈中,我更加感性地了解了一段之前我并不曾了解的历史,也明白了是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是改革开放给予了我们一个舒适与温暖的生活。
祝愿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强大。
过年了!厨房的奶奶忙碌着为一家人准备年夜饭,妈妈则打着下手,一会儿洗菜、切菜,一会儿摆放碗筷,厨房里叮叮当当锅碗瓢盆声不时传出,家里好不热闹。
我看了会电视便溜进厨房,正巧看见奶奶在炒豆芽,我撇了撇嘴,不太高兴:“奶奶,为什么又要吃豆芽啊,我最讨厌吃这个了。”“这个菜可是每年都得吃哟!”奶奶嘴上回应着我,手中却还不时地翻炒两下。“为什么……”一句话还没说完,我便被妈妈拽了出去。“在这儿捣什么乱,还是快出去吧。”妈妈关上了门,和奶奶一起忙活了起来。
不告诉我,我就查资料。我一转身进了房间。输入百度之后,我惊讶地发现,平凡之至的豆芽居然会是如意菜,这是为什么?一个问号瞬间跳入了我的脑海。接着往下看,是两张图片,一张是价值连城的玉如意,而另一张则是一棵纤细的豆芽,两者一比较,嗯,还真是有些像呢。“嘿,你看什么呢?”许久未见的堂姐也来到了家中。“哦,是炒豆芽。”我漫不经心地答了句。“没想到你这么好学,那我就告诉你一些我所知道的呗。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也寓意平安,发财等。‘有彼物兮,冰肌玉质,子不入污泥……’就连明朝的诗人陈也忍不住写下了赞美如意菜之诗。所以,豆芽随处可取又形似象征万事如意、平安幸福的玉如意,才被百姓们称为如意菜。”堂姐背课文似的把一大堆和如意菜相关的资料告诉了我,让我意味深长。
“吃饭了——”随着奶奶因团圆而喜悦的语调,一家人坐在桌前开始吃饭。“让爷爷奶奶先夹菜。”叔叔挡下了表妹的筷子。“好,我先夹个菜。”爷爷看准了表妹爱吃的就往她碗里夹。“好了好了,我夹过了,大家快吃吧。”我们都被爷爷逗笑了,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红烧鱼、炒菠菜、鲍鱼……我的手臂跃过一盘又一盘的美味佳肴夹到了如意菜。“咦,你不是不喜欢吃炒豆芽吗?”奶奶奇怪了。“因为它是如意菜嘛,吃了如意呀。”堂姐笑着帮我答道。“哈哈……”大家都不禁笑了。这温暖的气氛就如一朵花,绽放,绚丽。
年夜饭,这不仅是代表迎接未来,还吃出了祥和的气氛,吃出了家人的快乐,还有团圆和喜悦……
除夕的晚上,大街上流光溢彩,千姿百态的礼花在节日的夜空绽放,家家的阳台上悬挂着火红的灯笼,门口贴着迎春的对联,穿着新衣服的人们在节日街头来来往往,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在外婆家,我们为了年夜饭的事而忙碌着。我累得满头大汗,跑到前门休息一下。我看着餐桌上的那一盘盘的美味佳肴,不禁垂涎三尺。有清爽适口的蔬菜,肉质鲜美的烤鸡,营养丰富的大虾,喷香可口的肉……应有尽有。我真想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尝尝。可是,我又很快地克制了自己,心想,人都还没有来齐,我怎么可以因贪嘴而先吃呢?于是,我便坐在那里看起了电视。
过了许久,大家都陆续坐在餐桌前。开饭了,我心里暗暗地想。大家都毫不客气地拿起筷子吃起来。只见平时调皮的妹妹在饭桌上更是横行霸道,她一手拿着鸡腿,这边啃一下,那边咬一口,碗里塞满了许多菜肴。爸爸捧着盛满酒的碗,津津有味地喝着,脸上渐渐地泛起了一朵朵红晕。我见了,也不甘示弱,狼吞虎咽地吃着,吃得满嘴油光光的。
大家吃得可开心了。这时,妹妹突然站起来,对阿姨说:“妈妈,祝您牛年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阿姨,笑着说:“女儿,我也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成绩突飞猛进,评上优秀三好学生这个光荣称号。”大家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举起盛满可乐的杯子,眉开眼笑地说:“爸爸,祝您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有成,万事如意!”我的祝福语化作一股暖流流遍爸爸的全身,爸爸也举起酒杯,说:“儿子,我也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成绩突飞猛进。”我又来到外婆面前,笑着说:“外婆,我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外婆听了,脸上绽开了花一般的笑容。她用手爱抚着我的头,笑眯眯地说:“乖孩子,我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更上一层楼。”这时,长辈都不约而同地站起来,举杯相碰,祝大家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说着,便一饮而尽。
大家坐在饭桌前,有说有笑,谈着自己一年来发生的趣事,一家人其乐融融。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快盼到“牛年”的到来了。除夕夜吃年夜饭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想想那些丰盛可口、多彩诱人的年夜饭,我不禁流出了口水。经过家庭会议集体决定,今年牛年除夕的年夜饭全家动手,自己做出一桌丰富的年夜饭。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刚朦朦胧胧的醒过来,就听到老妈在厨房“乒乒乓乓”的忙活起来,起来一看,品种各式各样的蔬菜、鸡鸭鱼肉等在厨房里摆了一地,妈妈又是洗菜、又是拣菜、又是切菜,忙个不停。看到这种情形,我也不能“袖手旁观”,挽起袖子,自告奋勇的说:“妈妈,我来帮忙吧!”妈妈开心的说到:“好呀!先把你自己的桌子收拾整齐,然后再过来帮妈妈拣菜,一起准备今晚的年夜饭。”
“知道了”!心情好,干什么都高兴,我一边哼着歌,一边把茶几、写字台收拾得整整齐齐,还把我那几个心爱的芭比娃娃换上新衣服,好好的“打扮”了一番。这点儿活儿不难,一会儿就被我干完了。然后,真正的“工作”开始了,我要帮妈妈一起准备年夜饭了!
拣菜、拣葱、洗菜、打鸡蛋……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就说打鸡蛋吧,我轻轻的磕了两三下,鸡蛋壳纹丝不动,连个小小的隙缝也难以看见,那点儿小缝仿佛在嘲笑我呢!我一着急,在桌子沿边重重的磕了一下,这下可惨了,鸡蛋清顺着我的手流到了地面,而蛋黄也“寥寥无几”了,一个鸡蛋就成了我的“牺牲品”。我一边收拾残局,一边气呼呼的说:“你这个坏家伙,我告诉你,别以为我不行,我这就再打给你看看,哼……”打到第二个鸡蛋的时候,我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终于顺利的鸡蛋打好了。
说到准备年夜饭,给鹌鹑蛋剥皮儿可是我最喜欢的活儿了。因为,我常把鹌鹑蛋剥坏,只要一剥坏,我就会一口把鹌鹑蛋吃进肚子了,一边干活儿,一边还能享享口福,何乐而不为呢!不过,今天干这个活儿时,妈妈时刻在旁边“监督”着我的一举一动,一个个又白又嫩的鹌鹑蛋只能好好的就躺在了盘子里,虽然没有饱“口福”,但看到这些“成就”,我也是欣喜上心头。
在紧张的劳动中,时间飞快地过去,一看窗外,一个个红红的大灯笼已经亮起来了,树上的彩灯一闪一闪,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也开始凑起了热闹。在看看我们家的大桌子上,爸爸这个大厨已经把刚才我和妈妈的劳动成果做成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菜肴。
看着这些丰盛的大餐,耳中好像传来了若隐若现的新年钟声,而且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过年的气氛也悠然间越来越浓、越来越浓,“牛年”终于来到了!
凛冽的西北风呼呼的刮着,雪花在风中舞动,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店家们忙着吆喝:“年末大甩卖,要买快来买……” 天色渐暗,店门一家家的关了,店家门都赶回家吃团圆饭去了,大街上一下子冷冷清清的。“爸爸,天这么冷,咱们也关了吧!再说了,都这时候了谁来修摩托车呀!”我催促着爸爸回家。“好,好,回家过年罗!吃年夜饭去罗!”爸爸一边高兴地答应着一边麻利地收拾修理工具。我迫不及待地坐上爸爸的摩托车,好让爸爸早点带我回家享受妈妈做的美味佳肴。
爸爸把一切收拾停当了,走出店门,用钩子正要拉下卷帘门,只听到远出传来一阵急切地喊声:“哎,大哥,修摩托车吗?”我回头一看,一个三十左右的叔叔正推着一辆摩托车朝我们走来,爸爸听到喊声便停住了手,我一看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看来大事不妙,我们回不了家了。”“爸,咱不修了,都什么时候了?我想回家过年呢!”我并不甘心。“我先看看。”爸爸一直看着那位叔叔来的方向,“大哥,车子坏了,怎么也动不了,找了好几家修理店,唉,都关门大吉了!累死我了!”叔叔停下车子直喘气,这么冷的天他可直冒热气,虽然穿了件厚厚的羽绒衣却敞开着,额上还渗出了细密的和汗珠子,看来推着这个重家伙还真走了不少路。可我不能心软,否则这个大年夜可要泡汤了,我立即下了车,拉拉爸爸的衣角,示意他别接着活了。可爸爸好像没感觉似的,试着发动车子,又蹲下身子仔细的查看了一下,眉头紧锁起来:“这车子一时还修不好,里面坏了,全都要拆开来才行。”“那……那怎么办?我爸我妈、老婆、儿子一家子等我吃年夜饭呢?”叔叔急得直挠头,“那能帮我修一下吗?”“行,不过你回去要迟了!”爸爸不假思索的回答。一听爸答应了,这下我真急了:“爸,咱们也要吃年夜饭的呀!”“小孩子,别搀和。”爸爸开始把整理好的工具搬了出来。看来回天无术了,我一赌气骑上自行车自个儿回家了。 回到家,向妈妈告了一通状后,默默地吃了没有爸爸的年夜饭,眼睛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可心思全在爸爸的修理店里,7点、8点……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直到10点半爸爸终于回来了。
只见他满身油污,双手乌黑,可脸上洋溢着灿烂而满足的笑容。此时我似乎理解了爸爸:“爸,没吃饭吧,你洗洗干净,我们吃年夜饭了!” “5、4……”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开始倒计时了,窗外的鞭炮更是震耳欲聋,我们一家也高举酒杯庆贺新年的到来,此刻我仿佛看到那位叔叔也正和家人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呢!
夜幕慢慢地降临啦。一阵接着一阵炒豆般的爆竹声提醒人们,新年除夕夜的重头戏——大年三十的团圆饭就要开宴啦!餐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香喷喷的一大桌菜啊!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刚朦朦胧胧的醒过来,就听到老妈在厨房“乒乒乓乓”的忙活起来,起来一看,品种各式各样的蔬菜、鸡鸭鱼肉等在厨房里摆了一地,妈妈又是洗菜、又是拣菜、又是切菜,忙个不停。看到这种情形,我也不能“袖手旁观”,挽起袖子,自告奋勇的说:“妈妈,我来帮忙吧!”妈妈开心的说到:“好呀!先把你自己的桌子收拾整齐,然后再过来帮妈妈拣菜,一起准备今晚的年夜饭。”
“知道了”!心情好,干什么都高兴,我一边哼着歌,一边把茶几、写字台收拾得整整齐齐,还把我那几个心爱的芭比娃娃换上新衣服,好好的“打扮”了一番。这点儿活儿不难,一会儿就被我干完了。然后,真正的“工作”开始了,我要帮妈妈一起准备年夜饭了!
拣菜、拣葱、洗菜、打鸡蛋……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就说打鸡蛋吧,我轻轻的磕了两三下,鸡蛋壳纹丝不动,连个小小的隙缝也难以看见,那点儿小缝仿佛在嘲笑我呢!我一着急,在桌子沿边重重的磕了一下,这下可惨了,鸡蛋清顺着我的手流到了地面,而蛋黄也“寥寥无几”了,一个鸡蛋就成了我的“牺牲品”。我一边收拾残局,一边气呼呼的说:“你这个坏家伙,我告诉你,别以为我不行,我这就再打给你看看,哼……”打到第二个鸡蛋的时候,我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终于顺利的鸡蛋打好了。
说到准备年夜饭,给鹌鹑蛋剥皮儿可是我最喜欢的活儿了。因为,我常把鹌鹑蛋剥坏,只要一剥坏,我就会一口把鹌鹑蛋吃进肚子了,一边干活儿,一边还能享享口福,何乐而不为呢!不过,今天干这个活儿时,妈妈时刻在旁边“监督”着我的一举一动,一个个又白又嫩的鹌鹑蛋只能好好的就躺在了盘子里,虽然没有饱“口福”,但看到这些“成就”,我也是欣喜上心头。
在紧张的劳动中,时间飞快地过去,一看窗外,一个个红红的大灯笼已经亮起来了,树上的彩灯一闪一闪,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也开始凑起了热闹。在看看我们家的大桌子上,爸爸这个大厨已经把刚才我和妈妈的劳动成果做成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菜肴。
年夜饭是家对游子一整年的期盼,年夜饭是游子对家一整年的报答,过年的时候,家就是年夜饭,年夜饭就是家,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回家过年内在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已经流传了三千年,它将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题记 一年只有一次,最热闹的也就是那个晚上,我盼望着那个晚上的到来,迎接着那个迷人的夜晚。 那个晚上的到来,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和乐趣。为了今年的“年夜大餐”,母亲和奶奶在除夕的前两天就开始“动工”了。因为母亲眼中的年夜饭是团圆饭,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一切都要十全十美,不能有半点马虎。每到这时候,我便会言语谨慎,生怕不经意间说出什么不中听的或是不吉利的话,招来母亲的责骂。对我家而言,这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已经不只是一顿简单的晚餐,更是全家都要参与的仪式。所以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保留了在家中吃年夜饭的习惯。 我家的年夜饭讲究分工合作,各司其责。母亲是总设计师,负责人员调度。
为了年夜饭母亲会把消毒柜里的淡蓝色的精美餐具拿出来用。父亲帮母亲打小工,负责买配菜,买调料,拿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奶奶是总设计师的得力助手;爷爷则是烹饪几个他的拿手菜;我嘛,就负责“偷吃”,在有菜做好了后,我总以尝尝菜的咸淡,来偷吃做好的菜,诶,谁叫我属老鼠呢? 母亲做年夜饭有讲究,菜的数量必须是双数,有冷有热,有荤有素,各自成双,讨一个“好事成双”的彩头。每年年夜饭母亲都会亮出她新学得几个好菜让我们品评,但有几个菜是母亲的保留曲目,每年必不可少。“蒸蛋卷”、“清炖鸡”、“炸肉丸”、“红烧鱼”。母亲认为有了这些菜预示着来年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在母亲的指挥和操持下,晚上七点整,我们的午夜大餐正式开始,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来,我看得眼花缭乱。
开饭喽!我狼吞虎咽的把这美味佳肴往嘴里塞。妈妈把果汁和红酒拿出来,倒在高脚杯里。这是我们每年必备的一个节目———新年祝愿(每年的年夜饭前我们都要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祝愿送给家人)。今年还是我第一个上场,我端起酒杯祝愿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把他们的祝愿送给了我,爸爸妈妈祝我身体健康,天天好心情;爷爷奶奶祝我学习进步。然后我们端起酒杯,“干杯”!我们的家真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我爱我家。 我家不仅年夜大餐丰盛,家庭也那么幸福,我既为有一个会做美食的的妈妈感到骄傲,也为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感到骄傲。
小的时候,只清楚每一次的年夜饭都非常的热闹,让你觉得过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是值得你去留恋,值得你去怀念的一个节日…… 又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每家每户都放着鞭炮,直至深夜都不肯熄灭那些红通通的灯。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没错,就是春节前夕——大年"三十"。 虽然这是一个大江南北都有的节日,但我却很怀念在东北老家过年时的种种。我的老家在中国属于高纬度地带,所以气候较为寒冷。过"三十"时,我总是要穿着妈妈为我织的红毛衣去奶奶家,虽然我不是很喜欢它,但妈妈却说穿这个是为了图个喜庆,不能不穿。
踏着充满回忆的小道,走向奶奶家,走向那个温馨的"小窝"。走进家门前的几秒,在门外就已听到屋里的喧闹声,电视声……这种情况,我想都不用想,那肯定是爷爷他们打着过年的"旗号"在"赌钱"。 就这样,该玩的玩,该做饭的做饭,每个人都配合的很默契,好像事前都分配好的一样。直到十八点左右,我就吃到了奶奶为我们做的"家族点心"。软呼呼的糕点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丝绸",里面乳白色的"皮肤"透着粉嘟嘟的"小脸",看起来像古代女子羞涩时的样子;还有一种样子较为古怪的烤面包,说是烤面包,到不如说它是用油"烤"的,面上涂了一层香油,还放了一些黑芝麻……虽然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吃起来却很酥,用实话实说中的词来说那就是——"这东西那是相当的好吃啊!"在吃饭时,大人们还不忘聊天助兴。
随着时间慢慢的走动,我们的第一顿饭在说话与幻想中结束。 第二顿饭就是在午夜12点的时候,虽然这个十二点会让你想起许多恐怖画面或是恐怖电影,但是在我这里就不一样了,因为它代表着我又长了一岁!而在这一时刻,当然不能少了"春节饺子"。我们家的"春节饺子"种类很多,有肉类的,有蔬菜类的等等,美味层出不穷。你在吃它的时候还能吃出硬币来!因为在我们家中,吃出硬币就代表今年会有"大丰收",会吃好,睡好,赚好!同时,大人们也会把这一年的压岁钱交给我们这些未来的"人才"。我们手里捧着钱,心里美滋儿滋儿的。 虽然只是一顿普普通通的年夜饭,但却成了我最美好的享受。享受它的热闹,享受它的乐趣,享受这一年中所有美好的回忆!
放寒假了,新年的脚步也近了。吃夜饭、拜年拿压岁钱、看春晚,是孩子们最欣喜的事。
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年夜饭,我家也不例外,全家都忙开了锅——爷爷奶奶忙着买菜,爸爸妈妈忙着做香喷喷的菜肴——鸡鸭鱼肉样样俱全,还有各种营养丰富,颜色斑斓的蔬菜,只见“厨师”(爸爸)左手拿着葱、胡椒粉往锅里放,右手拿着勺子,做着他色香味俱全的醋鱼,妈妈在一旁切着她的大白菜,准备下锅,做一碗绿白相间的大白菜汤。
过了一会儿,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做完了。这些菜肴看得我眼花缭乱,有:清蒸大闸蟹、龙虾汤、大白菜汤、醋鱼,还有爷爷喜欢吃的猪蹄,等等等等,看得我口水直往下流。我连忙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大喝大吃起来。窗外的爆竹声“啪啪”“ 啪啪”地响起来,谱成了一章乐曲。 吃完年夜饭,我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年夜饭代表了什么?于是我便上网去查了一下。
年夜饭代表着至高无上,古时的贤明圣祖在年三十这天也会特赦犯人们回家去吃顿年夜饭,因为这顿饭代表着一个人真实活在世上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是无可替代的,前几年导演张元拍了一部《过年回家》,通过女犯人回家吃年夜饭讲述了一个人性宽容的故事,最后电影为张元捧回了一个"人道主义精神奖"。年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年饭桌上的东西,早就不一定非得到过年才有得吃。年饭之意不在饭,而在于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馨。 年夜饭还征着幸福憧憬,再惨,惨不过杨白劳,但在年三十这天,杨白劳也要给喜儿买条红头绳,想办法张罗着吃顿年夜饭,喜儿那段"爹爹带回白面来,欢欢喜喜过个年"的唱词让我的父辈在忆苦思甜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叫"悲剧的铺垫"。
明年是牛年,我希望大家都能够牛气冲天、平平安安、学业有成。
“HappyNewyear、HappyNewyear"商场里响起了这一首歌,我摘下耳机,沉浸在愉快的歌声中。爸爸妈妈预定好了套房,等待亲朋好友的到来,围成一圈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的最后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
我们挨个坐下,人都到齐了,菜也都端上来了,它们的名字都很有趣,有:五福临门、三阳开泰、团团圆圆、耗运当头、红烧猪蹄、水晶灌汤包、红烧蛋饺、寿长百年、金玉满堂等等。我们都站起来,举杯、干杯。小朋友喝饮料,大人们就喝啤酒、红酒白酒等。
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一个关系和我特别好的阿姨今年才见了两三次面,我和她坐在一起,说东说西,根本没有停下来过。我多希望能天天和她在一起,平时我们也只能用微信聊聊天。散伙了,我们俩都特别不舍,她忽然说:”要不我今天住你家吧,我行李都太好了,明天我还要赶飞机。“”正好正好我家里飞机场不远。“我说道。我跑去问了爸爸妈妈,她们也同意了。到了家我和阿姨住在同一间房间,第二天阿姨就赶飞机走了。
我多么希望能天天过年啊,能一大家子都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多好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