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了这份材料:老酋长病危。找来村中3个年轻人。要他们尽可能爬到神山的最高处。回来报告见闻,以便确定接班人。三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笑生双靥,衣履光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老酋长笑笑:"孩子,你说的地方不是山顶,而是山麓。你回去吧!"一周后,第二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神情疲倦,满脸风霜:"酋长,我到大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孩子,那是山麓,不过,也难为你了,你回去吧!"一个月以后,当大家开始为第三个年轻人担心的时候,我一步一蹭,衣不避体地回来了,他只剩下青铜的眼神:"酋长,我终于到达山顶。但是,我该怎么说呢?那里只有高风悲旋,蓝天四垂。”“你一无所有吗?”“是的,一无所有。能看到的,只要自己,只要自己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年轻人,祝贺你!”
当我看到这份材料时,我不知从哪一方面下手去起题目,当我读完后,我发现材料中的第一位年轻人只看到了眼前的优美景色,说明他追求幸福;而第二位只注意到了环境的凄凉,说明他看到了世态的凄凉;而第三位在山顶看到了自己的渺小。这与人生有很大的关联。
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人生没有至高点,我们总是在追求各自心中的某种高度,希望到了那里能够呼风唤雨,永远安逸。可是那些真正到了“高处”的人感觉如何呢?在高处没有想象中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也感受不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有的只是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感罢了。当我们疲惫地站在高处俯视一切的时候,一切的狂妄和自负将化为成熟的领悟,一切辛劳痛苦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清静与平和的心态。当我们经历磨难勇敢地在那让人迷茫的高度思考人生的时候,我们才是真正成功的登高者。
只有那些看到了自己的渺小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
在人群这个庞大的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艺之路,只不过有些没有坚持罢了。而我,这个天才,就属于博学多才,只不过不是样样精通的一种,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精彩的艺术人生。
绘画方面初露头脚,绘画班上初来窄道
在小学的某个年级时,别的学生的家长都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了特长班。我的妈妈见状,也不甘示弱,将我“扔”进了绘画班,因为我从小不展现出我在绘画方面的天赋,我经常在墙上,床单上“大展身手”,最终母亲一怒之下将我“踢”进了绘画班。
到了绘画班,我就迫不及待地大展身手,拿起画笔“噌,噌………”地就画完了一幅“绝世佳画”,其成度绝不亚于达芬齐的作品。美术老师见了,连声叫好。没想到,我这是下阿蒙也成长的一名“高手”。接下来的日子,我狂获奖章,一年时间,奖章便堆满了一小箱。
高手挥泪告别画卷,新手再次坐在琴前
又过了几年,我因多种主观或客观的因素,告别了画卷。无奈我只觉得生活空虚起来,唉!只见我妈妈又奇思妙想,又将我送进电子琴班。
刚进入电子琴班,一场又感觉那么新奇,手又开始不由自主地试弹几下。只惜,别人弹出的是优美的乐曲,而我只是嘈音,但是“高手”的称谓又不是白叫的,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之后,通过一道道难关,终于,我又在电子琴行业发展起来。
挥泪再别电子琴,声乐钢琴出奇才
终于,我们的电子琴老师病倒,我也就打算再次改行,在后来,我又遇见一位姓冀的老师,于是,我又从他那儿开始了学艺之路。
因为我学过电子琴,识谱等一系基本知识便轻松解决,再加了本人天生的金嗓子,声乐对我来说——小菜一碟。我每天只需放声嚎上一两嗓子,不是楼下找上楼,就是邻居来敲门。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至于钢琴,我才练了两年半,就将他轻松拿下,考上四级。
啊哈!怎么样,不错吧,这只是我的艺术人生的一小部分,什么?有人竟给我取了个外号叫“正宫娘娘”就因为我的歌声,天啊,天理不容啊!唉,算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经常会听到人们说错过了什么,所以感到很遗憾。而我要说的是:人生无憾。每当你错过了什么,你一定会收获另一个惊喜。只是你不一定会发现。
两个朋友约好了五年后在某处见面。一个刚好上楼,一个却因为有事不得不马上下楼。于是,电梯闭合的那一瞬间,擦肩而过。也许,他们错过了,但他们或许会有别的收获也说不定呢。
黄昏,地铁车站。她下了地铁,等人来接。他上了站台,焦急等待。狭小的空间。只因人潮拥挤,他和她,失之交臂。再巧合点,也许身后只隔着一根大理石柱。角落中,卖艺人的提琴依旧响起悠扬的絮语。
现实中,在商场中买衣服,看见自己喜欢的衣服,没舍得买。折扣一天比一天大。心动了,想想,再等等吧,或许还能再便宜点的,于是又忍住了。再去时,衣服早已卖完。
看起来的确是挺遗憾的。但是,错过一次,好比吃一堑长一智,痛归痛,但吸取了教训,下次就会自信地面对生活。这种错过是值得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错过,才避免了下一次的黯然。它是你靠近成功彼岸的芦苇丛,既是阻碍,也是即将到达终点的路标。就看你如何摆渡。它是你战胜人生困难的双刃剑,有利也有害。就看你如何把握。
还有一些错过不但不遗憾,反而让人回味无穷。
戴望舒离开了湿润的江南雨巷,错过了丁香,却回味了纯洁的江南情调;席慕容化作开花的树,错过了爱人,却收获了五百年后这段尘缘的心动;徐志摩告别了浪漫的康桥,错过了云彩,却书写下流芳百世的动人的康桥往事……
这些错过,古老而美好。就像典藏多年的邮票,初翻开时,还有些泛黄,但始终美丽而氤氲着记忆中的芳香。
庄子云:“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人一生也不过是百年的时间,又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遗憾。所以,我们应对凡事都看的淡一些。
以一种淡淡的心情去面对错过,你也许并没有释怀,但一定不觉得遗憾。
以一种淡淡的心情去面对错过,即使错过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会后悔,不会遗憾了。
所以,不要总是以为自己错过了什么。每当你错过一样东西,千万不要遗憾,今后自会有更好的选择。
若你一昧地遗憾着这些错过,那你便会错过更多的美好。
不要遗憾什么,那不过是人生常态罢了。
我要说的只是:人生无憾。
历史课上,只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便将隋朝的历史讲的干净。其实,也不过只是说了它的建立,又及一些措施,以及最终的灭亡。属实是这样的,一个朝代,无论它曾多么风光,多么的气派,最终也只不过是写于书间的历史,三言两语,往往盖过。
我有些感慨,一个朝代,轰轰烈烈几百年,也不过一纸书尽。而一个人,最多又可活过多久,那些故事又将何其短暂!到最后能记住的,也不过是一个人的生平,若是名人,也只不过是几个较为经典的故事或是出版的书物。那些沧桑,那些困苦,也只不过是如今在纸上寥寥数笔写过。
依此可见,痛苦过了,也只不过是故事。哀伤过了,也只不过是历史。就像曾于杂志读过的那个故事,经历接二连三的打击的她,想象着自己坐在艺术人生的高脚凳上,以一种回忆的姿态看着如今的困苦,把它们都当回忆,一笑谈过,有泪水,却也只是过去。那么这些坎坷,这些挫折也就真地熬过来了。我常常想,人生就是这么一当子简单却又难懂的事。
而我也总愿意久久地思索,正如许多故事里虚构的场景,往往回忆的时候,那些所谓的伤痛,所谓的刻骨铭心根本不是什么。过了也就过了。所以,我常常习惯性地安坐在床上,虚拟一个有人来采访的场景,然后我将这些曾使我彻夜哭泣的哀愁略略地说过,再加上那么一句:现在回想起来,是别有意味而带有辛酸的。这是完美的人生吧。只能让哀愁成为过去,毕竟永远只能向前奔跑,而无法返回。
我是热爱日记并且感激它的,因为它证明了这世界曾有一个叫lyq的孩子这样地活过,她来过最终又离去,了无遗憾。而我这些反反复复琐琐碎碎的故事,发生在每一天,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每一个匿藏于角落的秘密,皆随意地成为了历史,那些我的记忆、热爱或是种种的情感都以日记的形式留存。我想即便是自己在某个过去许多年的日子,翻开积满尘埃的日记,也会吃力地想起曾经的我,那些可笑的再不能刺痛心灵的哀愁。
如若我的人生终将简简单单,没有父亲所期待的大起大落。那么我想,我并不会遗憾。这是有些高傲的情愫吧——我总不想落入世俗之中。因为我知道什么是我想追求的美,财富、权利并不代表我的向往。有时候,一枚硬币会让我哭泣,而一束日光会让我微笑。这便是不同的人生观了。
读《边城》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不过翻开这本书,我却有些失望。沈从文老爷爷的文字有点晦涩,大概是年代久远,读起来有些费劲,很多地方要慢慢地读才能明白。我读了一半,没弄清楚什么内容,于是又重新从头开始读,读完第二遍,我才发现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无论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还是景物描写,都是堪称完美的。
《边城》的故事发生在山清水秀的湘西小山城,这里的人们纯朴善良。小说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与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和翠翠与天保傩送两兄弟的爱情悲剧。这是一个爱情悲剧,但它原本可以变成一个像《灰姑娘》那样的爱情童话,可以是翠翠和她的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天保和傩送同时喜欢一个人,只能有一个人可以得到翠翠,好在兄弟俩生在一个纯朴的地方,一个纯朴的人家里,没有发生手足相残的事情,把爱情交给翠翠自己决定。但是这里还有一个老船夫,老船夫受了女儿的教训,不希望孙女也走上同样的道路,就从中周旋,好心办了坏事。天保去求亲,老船夫内心欢喜,但又不愿勉强翠翠,又是车路又是马路,大家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态度,只有老船夫明白,可他“吞吞吐吐”“弯弯曲曲不利索”。结果天保去世,傩送和顺顺对老船夫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老船夫本想两全其美,不料间接害死了天保,也断送了外孙女的幸福。因此,我认为造成这场悲剧的原因之一就是老船夫从中掺和。
我再读《边城》,发现天保是书中最善良的人,他知道翠翠不爱他,就为了翠翠和傩送的幸福主动放弃。一身好水性的天保掉到水里完全能够自救,但他却被淹死了,我想是因为如果没有他,傩送和翠翠就可以在一起了。他为了两个自己爱的人可以牺牲自己,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啊!天保的死非但没有为傩送和翠翠的爱情铺平道路,反而成了二人爱情的天堑鸿沟。傩送离家出走了,辜负了哥哥的好意,并且让翠翠伤心了。从此翠翠一个人守着渡船,等着那个可能明天回来,也可能永远都不会回来的人。至于翠翠,她给我的感觉,除了天真善良,聪明乖巧就没有别的了。整个故事都围绕着她展开,但都是别人怎样怎样,她什么都不做,只是整天的做梦。直到傩送走了,爷爷死了,她的梦才醒了,然后等待心上人的回来,留给读者一个美好想象但实际很无奈的结尾。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吧!
若人生只如初见,翠翠一定还是那个和爷爷一起无忧无虑的不知情为何物的长不大的孩子。
就像一杯白开水,加入可可粉,柠檬汁,这杯东西就会变得不一样了。若想可口可味,就得看加入的是什么了。
是的,不用置疑。我出生在这样一个贫穷的家庭,甚至都不被亲戚朋友看好的家庭,整天都要忧虑是否有饭吃,书能否读得上,这日子过得比谁都难受。
就算年纪再小也经常听大人讲起“适者生存”这个成语,这个社会就是那么残忍,你不去克服它,它就会反过来吞掉你。于是一年级就已经在家里担任了“小大人”,父母亲整天外出打工,什么事都是我我做,无论发烧感冒,一如既往。我很感激父母把我们俩姐妹培养得如此坚强,独立。因为我们早已懂得我们不是富家子弟,没有荣华富贵的生活,我们只有尽早地为以后艰苦的人生做好准备,是不允许有任何怨言的。
正如母亲所愿,我勤奋地读完了小学升初中,日夜不停地努力,总害怕哪一天别人赶上了我,我害怕看到父母失望的脸。可我也幸运拥有开明的父母,并不埋怨我中考的落榜。虽说如此,我从中考一直到现在,那记忆还不断地在提醒我的失败,总感觉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自己。当我在现在就读生活的高中时,我无时无刻都觉得自己在“享受”失败的结果,可面对现在的家庭状况,我并不能如此沉沦。一旦沉沦下去,我的人生就完了。
就是姐姐的严厉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我们家庭并不富裕,中等家庭都不知道算不算得上,可你现在为你的未来,你的人生作出了什么努力?来改变你自己?我顿时无话可说,但也一句话点醒了我,一个茫无目的的我,那就是:人生是由你自己掌握的。
人的生活循规蹈矩当然好,只可惜我不是这样的人。16岁,疯狂地青春期。正值旺盛的时候,做出的事情有些人可能无法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就在一两个月前我去了打鼻钉,是的我喜欢,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是坏女孩,并不是我本质就变了,我还是原来的那个我,我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可换来的却是母亲的责骂,是母亲的思想保守,还是我个性太张扬。人生难免有多多少少的事情不被理解,只能无可奈何地去改变自己。
我很乐意用我的爱好把我的人生增添色彩,我也不愿意为别人改变自己生活的本质,这就是我的人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