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浙江省 桐庐县 南。两山夹峙, 东阳江 奔泻其间,水流湍急,连亘七里,故名。北岸 富春山 ( 严陵山 )传说为 东汉 严光 ( 严子陵 )耕作垂钓处。《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 ” 李贤 注引 南朝 陈 顾野王 《舆地志》:“ 七里瀨 在 东阳江 下,与 严陵瀨 相接,有 严山 。” 唐 白居易 《新小滩》诗:“江南客见生乡思,道似 严陵 七里滩 。” 宋 梅尧臣 《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诗:“人传 七里滩 ,昔日来钓此。滩上水溅溅,滩下石齿齿。其人不可见,其事清且美。”
读音:qī
[qī]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读音:lǐ
[lǐ]
居住的地方:故里。返里(回老家)。 ◎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弄(lòng )。 ◎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 ◎ 衣物的内层:被里。 ◎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里外。心里。这里。那里。 ◎ 姓。
读音:lái
[lái]
从沙石上流过的急水:“石濑兮浅浅”。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