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上戊
上戊
shànɡ wù
  • 上戊的解释
  • 1.农历每月上旬之戊日。 2.王莽所作历法名。

  • 词语解释:

  • 农历每月上旬之戊日。王莽所作历法名。上戊[shàngwù]⒈农历每月上旬之戊日。⒉王莽所作历法名。
  • 引证解释:

  • ⒈农历每月上旬之戊日。引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开元﹞十九年夏,詔京都置太公庙於孔子庙之西,以秋春仲月上戊日致祭。”《宋史·礼志一》:“春秋二仲,上丁释奠文宣王,上戊释奠武成王。”⒉王莽所作历法名。引《汉书·王莽传下》:“其且开天下山泽之防,诸能采取山泽之物而顺月令者,其恣听之,勿令出税。至地皇三十年如故,是王光上戊之六年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戊,土也,莽所作历名。”
  • 网络解释:

  • 上戊上戊,农历每月上旬之戊日。
  • 综合释义:

  • 农历每月上旬之戊日。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开元﹞十九年夏,詔京都置太公庙於孔子庙之西,以秋春仲月上戊日致祭。”《宋史·礼志一》:“春秋二仲,上丁释奠文宣王,上戊释奠武成王。”王莽所作历法名。《汉书·王莽传下》:“其且开天下山泽之防,诸能采取山泽之物而顺月令者,其恣听之,勿令出税。至地皇三十年如故,是王光上戊之六年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戊,土也,莽所作历名。”上戊[shàngwù]旧称阴历二月八月之上旬戊日曰上戊。《唐书·礼乐志》:「仲春、仲秋上戊,祭于太社。」;唐、刘餗《隋唐嘉话》:「十九年夏,诏京师,置太公庙于孔子庙之西,以秋春仲月上戊日致祭。」
  • 汉语大词典:

  • (1).农历每月上旬之戊日。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开元﹞十九年夏,诏京都置太公庙于孔子庙之西,以秋春仲月上戊日致祭。”《宋史·礼志一》:“春秋二仲,上丁释奠文宣王,上戊释奠武成王。”(2).王莽所作历法名。《汉书·王莽传下》:“其且开天下山泽之防,诸能采取山泽之物而顺月令者,其恣听之,勿令出税。至地皇三十年如故,是王光上戊之六年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戊,土也,莽所作历名。”
  • 其他解释:

  • 旧称阴历二月八月之上旬戊日曰上戊。《唐书·礼乐志》:「仲春、仲秋上戊,祭于太社。」;唐、刘餗《隋唐嘉话》:「十九年夏,诏京师,置太公庙于孔子庙之西,以秋春仲月上戊日致祭。」
  • 其他释义:

  • 1.农历每月上旬之戊日。2.王莽所作历法名。
上戊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hàng,shǎng

[shàng,shǎng]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 去,到:上街。 ◎ 向前进:冲上去。 ◎ 增加:上水。 ◎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 涂:上药。 ◎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 拧紧发条:上弦。 ◎ 登载,记:上账。 ◎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

读音:wù

[wù]

天干的第五位,用作顺序第五的代称。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