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东汉
东汉
dōnɡ hàn
  • 东汉的解释
  • 朝代,公元25-220,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也叫后汉。

  • 词语解释:

  • 朝代,公元-,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也叫后汉。东汉[dōnghàn]⒈朝代,公元25-220,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也叫后汉。
  • 引证解释:

  • ⒈朝代名。自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起至汉献帝刘协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止,共历十二帝。因所都洛阳,在汉旧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之东,故称东汉,也称后汉。
  • 网络解释:

  • 东汉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合称汉朝。
  • 综合释义:

  • 朝代名。(公元@@@@@~@@@@@光武帝至献帝都于洛阳,因洛阳在西汉首都长安的东边,故称为「东汉」。又因建于刘邦所建的西汉之后,并承续其国脉,故也称为「后汉」。
  • 汉语大词典:

  • 朝代名。自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起至汉献帝刘协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止,共历十二帝。因所都洛阳,在汉旧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之东,故称东汉,也称后汉。
  • 国语辞典:

  • 朝代名。(西元25~220)​光武帝至献帝都于洛阳,因洛阳在西汉首都长安的东边,故称为「东汉」。又因建于刘邦所建的西汉之后,并承续其国脉,故也称为「后汉」。东汉[dōnghàn]⒈朝代名。(西元25~220)​光武帝至献帝都于洛阳,因洛阳在西汉首都长安的东边,故称为「东汉」。又因建于刘邦所建的西汉之后,并承续其国脉,故也称为「后汉」。
  • 辞典修订版:

  • 朝代名。(公元25~220)光武帝至献帝都于洛阳,因洛阳在西汉首都长安的东边,故称为「东汉」。又因建于刘邦所建的西汉之后,并承续其国脉,故也称为「后汉」。
  • 英语:

  • Eastern Han,
  • 法语:

  • Han orientaux
  • 其他释义:

  • 朝代,公元25-220,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也叫后汉。
东汉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dōng

[dōng]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 姓。

读音:hàn

[hàn]

天河:银汉。云汉。气冲霄汉。 ◎ 成年男人:汉子。老汉。 ◎ 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汉人(a.汉族人;b.指汉代的人)。 ◎ 中国朝代名:汉代。汉隶(a.汉代的隶书。b.具有东汉碑刻风格的隶书)。

东汉造句
1、墓主人宴乐图的风格与表现模式,与东汉壁画墓的表现十分类似。2、东汉卓越的思想家王充所著《论衡》,包含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3、如东汉以后的中低级官印文字,常以冲凿的方法制成,而仿制的伪印,其印文多是以凿印的打本制模后再翻砂铸成。4、“涌泉跃鲤”故事发生地为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东汉大孝子姜诗的故...
1、直到东汉,史官与星历官始终是合一的.2、东汉末年董卓兵烧洛阳后,尽徙洛阳人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3、学习隶书传统,除东汉时期的碑刻外,还有古隶阶段的木牍、简帛、刻石,其风格之多样、造型的奇特、趣味的多变,会给学隶书者提供丰富的信息。4、按照东汉《越绝书》记载:“吴...
1、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2、公元前132年,东汉太史令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它是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的仪器,在世界地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3、东汉末年,政治昏暗,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战乱频繁,终于迫使人民于水火中揭竿而起,引发了轰轰烈...
1、古往今来,“慎独”始终是志士仁人道德修养的重要门径,东汉时期的“杨震四知”便是“慎独”的典范,不因“暮夜无知者”而收受礼金,时刻自省自律。2、可是东汉的皇帝只有刘秀和明、章二帝能够做到政由己出。3、东汉辞赋家王延寿在《鲁灵光殿赋》中称“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即指作为人的祖先,伏羲、女娲都是人面蛇...
1、东汉沅南县的设置距今已近二千年,当年该县城之故址何在?2、西汉二百四,东汉二百四,他初中肆业,却敢对着云大毕业的黑衣青年大喝谈天文论历史,自然不可能没有半点料。3、诞生于云梦的东汉孝子黄香,在历史上被誉为“忠孝两全,天下无双”,名列“中华二十四孝”,其“扇枕温衾”的故事,流传千古。4、王昶的《金...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