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乡原
乡原
xiānɡ yuán
  • 乡原的解释
  • 1.指乡里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原,同"愿"。谨厚貌。

  • 词语解释:

  • 乡原xiāngyuàn(1)即“乡愿”。指乡里中言行不一、伪善欺世的人。引申为见识浅陋、胆小无能之人,今多作“伪君子”之代称。“原”(愿),谨慎,善良例若今之学宋儒者,直乡愿而已,孔孟所深恶而痛绝者也!——《老残游记》英hypocrite乡原[xiāngyuàn]⒈即“乡愿”。指乡里中言行不一、伪善欺世的人。引申为见识浅陋、胆小无能之人,今多作“伪君子”之代称。“原”(愿),谨慎,善良。例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若今之学宋儒者,直乡愿而已,孔孟所深恶而痛绝者也!——《老残游记》英hypocrite;
  • 基础解释:

  • 即“乡愿”。指乡里中言行不一、伪善欺世的人。引申为见识浅陋、胆小无能之人,今多作“伪君子”之代称。“原”愿,谨慎,善良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若今之学宋儒者,直乡愿而已,孔孟所深恶而痛绝者也!——《老残游记》
  • 引证解释:

  • ⒈指乡里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原,同“愿”。谨厚貌。参见“乡愿”。引《论语·阳货》:“子曰:‘乡原,德之贼者也。’”一本作“愿”。朱熹集注:“乡者,鄙俗之意。原,与‘愿’同……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唐皮日休《鹿门隐书》:“毁人者失其直,誉人者失其实,近於乡原之人哉?”⒉犹乡土。引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俗殊。”唐元稹《赛神》诗:“邑吏齐进説,幸勿祸乡原。”
  • 网络解释:

  • 乡原乡原,即“乡愿”。指乡里中言行不一、伪善欺世的人。世人皆乡原,自负复趋炎,草木随风摆,磁针不改南。
  • 综合释义:

  • 指乡里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原,同“愿”。谨厚貌。《论语·阳货》:“子曰:‘乡原,德之贼者也。’”一本作“愿”。朱熹集注:“乡者,鄙俗之意。原,与‘愿’同……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唐皮日休《鹿门隐书》:“毁人者失其直,誉人者失其实,近於乡原之人哉?”参见“乡愿”。犹乡土。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俗殊。”唐元稹《赛神》诗:“邑吏齐进説,幸勿祸乡原。”乡原[xiāngyuán]指乡里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原,同/愿/。谨厚貌。
  • 汉语大词典:

  • 指乡里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原,同“愿”。谨厚貌。《论语·阳货》:“子曰:‘乡原,德之贼者也。’”一本作“愿”。朱熹集注:“乡者,鄙俗之意。原,与‘愿’同……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唐皮日休《鹿门隐书》:“毁人者失其直,誉人者失其实,近于乡原之人哉?”参见“乡愿”。犹乡土。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俗殊。”唐元稹《赛神》诗:“邑吏齐进说,幸勿祸乡原。”
  • 其他释义:

  • 1.指乡里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原,同'愿'。谨厚貌。
乡原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xiāng

[xiāng]

泛指小市镇:乡村。穷乡僻壤。 ◎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乡。故乡。乡井。乡里(a.家庭久居的地方;b.同乡的人)。乡党(乡里)。乡试。 ◎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读音:yuán

[yuán]

最初的,开始的:原本。原告。原稿。原籍。原理。原料。原色。原始。原著。 ◎ 本来:原样。原型。原址。原主。 ◎ 谅解,宽容:原宥。原谅。 ◎ 宽广平坦的地方:原野。平原。 ◎ 同“塬”。

乡原造句
1、诚而始终不忒,誉人者失其实,近于乡原之人哉?2、诚则始终不忒,表里一致,敬信真纯,近于乡原之人哉?3、西营镇、善福乡、北底乡原建制不动.4、2006年至2008年,朱少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湘潭县锦石乡原副乡长罗某调任湘潭县政府协调办主任一事提供帮助,先后3次收受罗某及其父送的11万元。5、20...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