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于诸
于诸
yú zhū
  • 于诸的解释
  • 1.安置。《公羊传.哀公六年》:"景公死而舍立,陈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何休注:"于诸,置也,齐人语也。"一说"诸"语中助词,见刘淇《助字辨略》卷一。

  • 词语解释:

  • 安置。《公羊传.哀公六年》:'景公死而舍立,陈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何休注:'于诸,置也,齐人语也。'一说'诸'语中助词,见刘淇《助字辨略》卷一。
  • 基础解释:

  • 安置。《公羊传.哀公六年》:/'景公死而舍立,陈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何休注:/'于诸,置也,齐人语也。/'一说/'诸/'语中助词,见刘淇《助字辨略》卷一。
  • 引证解释:

  • ⒈安置。一说“诸”语中助词,见刘淇《助字辨略》卷一。引《公羊传·哀公六年》:“景公死而舍立,陈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何休注:“于诸,置也,齐人语也。”
  • 网络解释:

  • 于诸于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úzhū,指安置。
  • 综合释义:

  • 安置。《公羊传·哀公六年》:“景公死而舍立,陈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何休注:“于诸,置也,齐人语也。”一说“诸”语中助词,见刘淇《助字辨略》卷一。于诸[yúzhū]犹寘也。《公羊传·哀公六年》:「陈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注:「于诸,寘也。齐人语也。」
  • 汉语大词典:

  • 安置。《公羊传·哀公六年》:“景公死而舍立,陈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何休注:“于诸,置也,齐人语也。”一说“诸”语中助词,见刘淇《助字辨略》卷一。
  • 其他解释:

  • 犹寘也。《公羊传·哀公六年》:「陈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注:「于诸,寘也。齐人语也。」
  • 其他释义:

  • 1.安置。《公羊传.哀公六年》:'景公死而舍立,陈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何休注:'于诸,置也,齐人语也。'一说'诸'语中助词,见刘淇《助字辨略》卷一。
于诸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ú

[yú]

介词(a.在,如“生于北京”;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c.对,如“勤于学习”;d.向,如“出于自愿”;e.给,如“问道于盲”;f.自,从,如“取之于民”;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 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 姓。

读音:zhū

[zhū]

众,许多:诸位。诸君。诸侯。 ◎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 ◎ 犹“之”:“能事诸乎?”。 ◎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 ◎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 姓。

于诸造句
1、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2、常平、盐铁、鼓铸各分于诸司而总于户部,发运使无所用之。3、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4、目今将军不妨传檄于诸豪杰,只说要相互结盟,共同反秦。5、美姿容,性婉顺,...
1、所以不腆固陋,敢以一得之愚呈于诸君子者。2、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3、他除了每年祭祀至诚之外,“每念先慈失明之苦,见失目者乞食,恻然悯之,给食倍于诸丐”。4、我着单薄的衣裳,将自己拟于诸风景画中的人物...
1、孤兀峥嵘,苍翠峭拔,于诸峰中特秀独立。2、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穆。3、迈上疏,以租庸、常平、盐铁、鼓铸各分于诸司而总于户部,发运使无所用之。4、不谷封宋义为上将军,直接统领原吕青、吕臣、项羽属下和除武安侯刘邦以外的其他所有人马,尊号为冠于诸军之上的‘卿子冠军’(7)。5、我着单薄的...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