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典故出处

《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近义词

知错就改

反义词

时不我待 ,知错不改

英文翻译

mend the fold after a sheep is los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成语举例: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可称晚悟。(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亡,不能读作“wànɡ”。
成语辨形:补,不能写作“朴”。

成语故事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字义分解

读音:wáng,wú

[wáng,wú]

逃:逃亡。流亡。 ◎ 失去:亡佚。亡羊补牢。 ◎ 死:伤亡。死亡。 ◎ 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读音:yáng

[yáng]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 ◎ 姓。

读音:bǔ

[bǔ]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补。补葺。亡羊补牢。 ◎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补。补充。贴补。补习。滋补。 ◎ 益处:不无小补。于事无补。

读音:láo

[láo]

养牲畜的圈(juàn ):虎牢。亡羊补牢(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牢笼。 ◎ 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牢(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 ◎ 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牢。坐牢。 ◎ 结实,坚固,固定:牢固。牢稳(a.稳妥可靠;b.物体稳定,不摇晃)。牢记。牢不可破。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