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鹏运《缰村词序》:“人琴俱逝,赏音阒然。”
人琴俱逝 ,人琴两亡
a lament for the death of a friend
成语解释: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常用程度:一般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怀念死者的心情成语结构:主谓式产生年代:近代
读音:rén
[rén]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 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
读音:qín
[qín]
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琴瑟。琴曲。琴师。琴意。抚琴。琴棋书画。 ◎ 某些乐器的统称:钢琴。月琴。胡琴。口琴。竖琴。小提琴。琴书(曲艺的一种)。弹琴。
读音:jù
[jù]
全,都:百废俱兴。声色俱厉。 ◎ 一起;在一起:俱乐部。君与俱来。
读音:shì
[shì]
过去,往:逝去。逝川(逝去的流水,喻过去了的岁月或事物)。光阴易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 死,多用于对死者的敬意:逝世。长逝。仙逝。 ◎ 古同“誓”,表决心之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