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仁寿
仁寿
rén shòu
  • 仁寿的解释
  • 1.谓有仁德而长寿。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邢昺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

  • 词语解释:

  • 谓有仁德而长寿。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邢昺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
  • 基础解释:

  • 谓有仁德而长寿。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邢昺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
  • 引证解释:

  • ⒈谓有仁德而长寿。引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邢昺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汉书·王吉传》:“敺一世之民,躋之仁寿之域。”《汉书·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由是天人通,阴阳和,俗躋仁寿,物无疵癘。”宋苏轼《儒者可与守成论》:“至於汤武,拯涂炭之民而置之於仁寿之域,故天下相率而朝之。”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我皇上聪明神圣之主,又已禎祥毕集,仁寿可登矣。”
  • 网络解释:

  • 仁寿(汉语词汇)仁寿,汉语词汇。
  • 综合释义:

  • 德高而长寿。语本《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宋.邢昺.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隋朝文帝的年号(公元@@@@@~@@@@@)。
  • 汉语大词典:

  • 谓有仁德而长寿。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邢炳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汉书·王吉传》:“驱一世之民,跻之仁寿之域。”《汉书·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由是天人通,阴阳和,俗跻仁寿,物无疵疠。”宋苏轼《儒者可与守成论》:“至于汤武,拯涂炭之民而置之于仁寿之域,故天下相率而朝之。”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我皇上聪明神圣之主,又已祯祥毕集,仁寿可登矣。”
  • 国语辞典:

  • 德高而长寿。
  • 辞典修订版:

  • 德高而长寿。语本《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宋.邢昺.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隋朝文帝的年号(公元601~604)。
  • 法语:

  • Ère Ninju
  • 其他释义:

  • 1.谓有仁德而长寿。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邢昺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
仁寿的书写
寿
字义分解

读音:rén

[rén]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 姓。

读音:shòu

[shòu]

年岁,生命:寿命。寿终。寿险(人寿保险)。寿终正寝。延年益寿。 ◎ 活得长久:寿考(指长寿)。寿民。寿星。 ◎ 生日:寿辰。寿礼。寿序(祝寿文章)。寿筵。 ◎ 祝人长寿:“起为太上皇寿”。 ◎ 婉辞,指为死后作准备,或死后才用的:寿衣。寿穴。寿材。 ◎ 姓。

仁寿造句
1、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 2、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 3、主要建筑有:佛香阁、排云殿、仁寿殿、十七孔桥等。
1、美丽桃乡又逢蟠桃盛会,仁寿山下清甜桃香四溢,一年一度的兰州市安宁蟠桃会将于8月7日上午9:30在安宁区生态文化旅游广场拉开帷幕。2、住在竹崎乡仁寿村水社寮山区的余文友,农历春节初三下午到海拔一千公尺的自家孟宗竹林采挖冬笋,由于冬笋长在泥土里,必须凭经验判断,才能挖到较多冬笋。3、山中建有玄武庙、...
1、记者在仁寿街前后均未见到有其他电线杆,电线都走墙上的街码。2、慌不择路之下,恒远二人已在密林中奔走半月有余,一路行来,总是朝东暮西,行色慌慌,及害怕仁寿派的众人追来,饿以草木野果充饥,宿巨树之上,好不凄惨。3、仁寿相兼是儒家养生哲学的真谛。4、思所以振民育德,去杀胜残,解网更张,置之仁寿;而明惭...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