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介之推
介之推
jiè zhī tuī
  • 介之推的解释
  • 1.亦称"介子推"。春秋晋人。从晋公子重耳(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凡十九年。文公还国为君,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不及。与母隐于绵山而终。 2.春秋时人。清王士禛《池北偶谈.介推》:"《说苑》﹐介子推十五为荆相﹐堂下有二十五进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是又一介子推也。"

  • 词语解释:

  • 1.亦称'介子推'。春秋晋人。从晋公子重耳(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凡十九年。文公还国为君,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不及。与母隐于绵山而终。2.春秋时人。清王士禛《池北偶谈.介推》:'《说苑》﹐介子推十五为荆相﹐堂下有二十五进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是又一介子推也。'
  • 基础解释:

  • 亦称/'介子推/'。春秋晋人。从晋公子重耳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凡十九年。文公还国为君,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不及。与母隐于绵山而终。春秋时人。清王士禛《池北偶谈.介推》:/'《说苑》﹐介子推十五为荆相﹐堂下有二十五进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是又一介子推也。/'
  • 引证解释:

  • ⒈亦称“介子推”。春秋晋人。从晋公子重耳(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凡十九年。文公还国为君,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不及。与母隐于绵山而终。引《庄子·盗跖》:“介子推至忠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明胡侍《真珠船》卷七:“古人名字,人少知者……介之推姓王,名光。”明张萱《疑耀》卷二:“介之推、烛之武,介与烛皆地名,非姓也。二人贤者,为国人所取信,故特标其地以异於众耳。”亦省称“介推”。汉王符《潜夫论·遏利》:“白驹、介推遯逃於山谷。”唐李涉《长安闷作》诗:“每日除书空满纸,不曾闻有介推名。”郁达夫《初秋杂感》诗之二:“介推辞禄人争说,韩信称王事岂真?”⒉春秋时人。引清王士禛《池北偶谈·介推》:“《说苑》,介子推十五为荆相,堂下有二十五进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是又一介子推也。”
  • 网络解释:

  • 介之推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忠臣,又名介子推,作为不慕虚名,不计报酬的晋国国君晋文公的忠厚臣僚,留下了很多故事,被民间社会广为传颂。如“割股奉君”、“功不言禄”、“功成身退”。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此,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
  • 综合释义:

  • 亦称“介子推”。春秋晋人。从晋公子重耳(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凡十九年。文公还国为君,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不及。与母隐于绵山而终。《庄子·盗跖》:“介子推至忠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明胡侍《真珠船》卷七:“古人名字,人少知者……介之推姓王,名光。”明张萱《疑耀》卷二:“介之推、烛之武,介与烛皆地名,非姓也。二人贤者,为国人所取信,故特标其地以异於众耳。”亦省称“介推”。汉王符《潜夫论·遏利》:“白驹、介推遯逃於山谷。”唐李涉《长安闷作》诗:“每日除书空满纸,不曾闻有介推名。”郁达夫《初秋杂感》诗之二:“介推辞禄人争说,韩信称王事岂真?”春秋时人。清王士禛《池北偶谈·介推》:“《说苑》,介子推十五为荆相,堂下有二十五进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是又一介子推也。”介之推[jièzhītuī]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晋国隐士。从晋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十九年。返国后,文公赐禄不及,而介之推亦不求功名,与母隐于绵山,文公屡次寻求不得,焚山以求之,竟不出而焚死。也作「介子推」。
  • 汉语大词典:

  • (1).亦称“介子推”。春秋晋人。从晋公子重耳(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凡十九年。文公还国为君,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不及。与母隐于绵山而终。《庄子·盗蹠》:“介子推至忠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明胡侍《真珠船》卷七:“古人名字,人少知者……介之推姓王,名光。”明张萱《疑耀》卷二:“介之推、烛之武,介与烛皆地名,非姓也。二人贤者,为国人所取信,故特标其地以异于众耳。”亦省称“介推”。汉王符《潜夫论·遏利》:“白驹、介推遁逃于山谷。”唐李涉《长安闷作》:“每日除书空满纸,不曾闻有介推名。”郁达夫《初秋杂感》之二:“介推辞禄人争说,韩信称王事岂真?”(2).春秋时人。清王士禛《池北偶谈·介推》:“《说苑》,介子推十五为荆相,堂下有二十五进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是又一介子推也。”
  • 国语辞典:

  •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晋国隐士。从晋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十九年。返国后,文公赐禄不及,而介之推亦不求功名,与母隐于绵山,文公屡次寻求不得,焚山以求之,竟不出而焚死。也作「介子推」。
  • 其他解释:

  • 人名。与介子推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介之推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iè

[jiè]

在两者中间:介于两者之间。介词(用在名词、代词之前,合起来表示地点、时间、方向、方式等关系的词,如“从”、“向”、“在”、“以”、“对于”等)。介入。 ◎ 这样,这么:像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像有什么了不起)。 ◎ 放在心里:介意。介怀。 ◎ 耿直:耿介。 ◎ 甲:介胄。介壳。 ◎ 个(用于人):一介书生。 ◎ 大:介圭(大玉)。 ◎ 传统戏曲脚本里表示情态动作的词:笑介。饮酒介。 ◎ 助:介寿。 ◎ 姓。 ◎ 古同“芥”,芥菜。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tuī

[tuī]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推车。推搡。推拿。推倒。推敲。顺水推舟。 ◎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推头。推土。 ◎ 使事情开展:推广。推行(xíng )。推动。推销。 ◎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推及。推究。推导。推论。推测。推事。 ◎ 往后挪动(时间上):推延。推移。 ◎ 辞让,脱卸:推让。推却。推委。推辞。 ◎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推许。推重(zhòng )。推举。推崇。 ◎ 让出,献出:推恩。推心置腹。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