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 仓
(倉)
cāng ㄘㄤˉ
◎ 收藏谷物的建筑物:米仓。粮仓。仓储。仓房。
◎ 姓。
英文翻译
◎ 仓
storehous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仓
倉 cāng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盖儿,中间象一扇门,下面是进出的口儿,合起来表示仓库这个概念。本义:粮仓)
(2) 同本义 [granary;barn]
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说文》
仓廪实而知礼节。——汉· 贾谊《论积贮疏》
藏帝藉之收于神仓。——《礼记·月令》。注:“藏祭祀之谷为神仓。”
(3) 又如:谷仓(粮仓);仓廒(粮库);仓敖(储藏米谷的地方)
(4) 泛指储藏物资的建筑物 [warehouse;storehouse]。如:盐仓;货仓;添仓;填仓;义仓;仓府(贮存钱财和粮食的地方)
(5) 姓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中】【人字部】 倉;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92第05(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仺【唐韻】七岡切【集韻】千岡切,𠀤音蒼。【說文】穀藏也。【國策註】圓曰囷,方曰倉。【詩·小雅】乃求千斯倉。【禮·月令】季秋,命冢宰舉五穀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 又官名。【周禮·地官】倉人掌粟入之藏。 又倉卒,悤遽貌。【杜甫·送鄭虔詩】倉皇已就長途往。 又姓。周倉葛。 又與蒼通。【禮·月令】駕倉龍。【前漢·蕭望之傳】倉頭廬兒。 又與臓通。五倉,五臟也。【前漢·谷永傳】成帝曰:化色五倉之術,皆左道以欺妄。 又與滄通。【揚雄·甘泉賦】東燭倉海。 又與桑通。亢倉子,亦作庚桑子。 又【集韻】楚亮切,借作愴。【詩·大雅】倉兄塡兮。
汉语字典
[①][cāng]
[《廣韻》七岡切,平唐,清。]
“仺1”的今字。“仓1”的繁体字。
(1)贮藏粮食的场所。
(2)匆忙急迫。见“倉卒”、“倉皇”、“倉遽”、“倉迫”。
(3)通“蒼”。青色。
(4)通“蒼”。斑白。
(5)通“滄”。参见“倉海”。
(6)通“艙”。
(7)通“傖”。参见“倉奴”、“倉俗”。
(8)通“臟”。
(9)姓。三国魏有仓慈。见《三国志·魏志·仓慈传》。
[②][chuàng]
[《集韻》楚亮切,去漾,初。]
“仺2”的今字。通“愴1”。“仓2”的繁体字。
悲伤。参见“倉2兄”。
音韵参考
[上古音]:阳部清母,tsang
[平水韵]:下平七阳
[国 语]:cāng
[粤 语]:cong1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