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候鴈
候鴈
hòu hòu
  • 候鴈的解释
  • 1.亦作"候雁"。 2.雁属候鸟,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飞回南方,往来有定时,故称雁鸟为候雁。

  • 词语解释:

  • 1.亦作'候雁'。2.雁属候鸟,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飞回南方,往来有定时,故称雁鸟为候雁。
  • 基础解释:

  • 亦作/'候雁/',雁属候鸟,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飞回南方,往来有定时,故称雁鸟为候雁。雁属候鸟,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飞回南方,往来有定时,故称雁鸟为候雁。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候雁”。雁属候鸟,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飞回南方,往来有定时,故称雁鸟为候雁。引《吕氏春秋·孟春》:“候鴈北。”高诱注:“候时之鴈,从彭蠡来,北过至北极之沙漠也。”《淮南子·时则训》:“凉风至,候鴈来。”《文选·左思<吴都赋>》:“鶢鶋避风,候鴈造江。”李善注:“鴈应候而南来。”唐权德舆《送郑秀才贡举》诗:“晚色平芜远,秋声候雁多。”
  • 网络解释:

  • 候鴈候鴈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òuyàn,是指候雁。
  • 国语辞典:

  • 鴈为候鸟,故称「候鴈」。
  • 辞典修订版:

  • 鴈为候鸟,故称「候鴈」。《淮南子.时则》:「凉风至,候鴈来、玄鸟归、群鸟翔。」《文选.左思.蜀都赋》:「晨凫旦至,候鴈衔芦。」
  • 其他解释:

  • 随时节之冷暖而往来之鴈鸟也。候雁。《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候鴈北。」注:「候时之鴈,从彭蠡来,北过至北极之沙漠也。」;《淮南子·时则训》:「仲秋之月,凉风至,候鴈来。」;《昭明文选·左思·吴都赋》:「候鴈造江。」善注:「鴈应候,而南来。」;《格物论》:「鴈,阳鸟也,能知气候,故曰候鴈。」
候鴈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hòu

[hòu]

等待:等候。候车室。候选人。守候。候补。候场。候审。候诊。 ◎ 看望,问好:伺候。问候。 ◎ 时节:时候。气候。候鸟。候虫。 ◎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火候儿。症候。 ◎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用:候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

读音:yàn

[yàn]

同“雁”。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