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偶俗
偶俗
ǒu sú
  • 偶俗的解释
  • 1.谓迎合世俗。 2.指与俗人共处。

  • 词语解释:

  • 1.谓迎合世俗。2.指与俗人共处。偶俗[ǒusú]⒈谓迎合世俗。⒉指与俗人共处。
  • 基础解释:

  • 谓迎合世俗。指与俗人共处。
  • 引证解释:

  • ⒈谓迎合世俗。引《后汉书·吴良传》:“每处大议,輒据经典,不希旨偶俗,以徼时誉。”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於是驰逐之庸民,偶俗之近人,慕之者犹宵虫之赴明烛,学之者犹轻毛之应飇风。”唐皎然《答郑方回》诗:“説诗迷頽靡,偶俗伤趋竞。”⒉指与俗人共处。引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张之象》:“公既性不偶俗,独喜闭户著书,冬夏不輟。”
  • 网络解释:

  • 偶俗偶俗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迎合世俗。
  • 综合释义:

  • 谓迎合世俗。《后汉书·吴良传》:“每处大议,輒据经典,不希旨偶俗,以徼时誉。”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於是驰逐之庸民,偶俗之近人,慕之者犹宵虫之赴明烛,学之者犹轻毛之应飇风。”唐皎然《答郑方回》诗:“説诗迷頽靡,偶俗伤趋竞。”指与俗人共处。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张之象》:“公既性不偶俗,独喜闭户著书,冬夏不輟。”
  • 汉语大词典:

  • (1).谓迎合世俗。《后汉书·吴良传》:“每处大议,辄据经典,不希旨偶俗,以徼时誉。”晋葛洪《抱朴子·疾谬》:“于是驰逐之庸民,偶俗之近人,慕之者犹宵虫之赴明烛,学之者犹轻毛之应飙风。”唐皎然《答郑方回》诗:“说诗迷颓靡,偶俗伤趋竞。”(2).指与俗人共处。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张之象》:“公既性不偶俗,独喜闭户著书,冬夏不辍。”
偶俗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ǒu

[ǒu]

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偶像。木偶戏。 ◎ 双,对,成双成对,与“奇(jī)”相对:偶数。偶语(相对私语)。对偶。无独有偶。 ◎ 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偶或。偶然。偶合。偶尔。偶感。偶发事件。 ◎ 指丈夫或妻子:佳偶。配偶。

读音:sú

[sú]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