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兀底
兀底
wū dǐ
  • 兀底的解释
  • 1.见"兀的"。

  • 词语解释:

  • 1.钱也。犹阿堵。清、翟灏《通俗编·语辞·兀底》:「《嬾真子录》:『古所云阿堵,乃今所云兀底也。王衍口不言钱,因曰去阿堵物,谓去却兀底耳。后人遂以钱为阿堵物,眼为阿堵中,皆非是。』。」2.兀的。犹此也。宋、马永卿《嬾真子录》:「古今之语,大都相同,但其字各别耳,古所云阿堵,即今所云兀底也。」
  • 基础解释:

  • 见/'兀的/'。意思是指示代词。这个;这。
  • 引证解释:

  • ⒈ 见“兀的”。
  • 网友释义:

  • 兀底亦作“兀底”。亦作“兀得”。是中国汉语里的词语。
  • 汉语大词典:

  • 见“兀的”。《汉语大词典》:兀的  拼音:wùde亦作“兀底”。亦作“兀得”。(1).指示代词。这个;这。宋张镃《夜游宫·美人》词:“鹊相庞儿谁有,兀底便笔描不就。”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须看了可憎底千万,兀底般媚脸儿不曾见。”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妹子,兀的不是母亲?”《清平山堂话本·阴骘积善》:“兀的出斋来的官人便是。”(2).语气助词。与“不”连用,表示反诘。犹言怎的不。元石德玉《风月紫云庭》第一折:“兀得不好拷末娘七代先灵!”明王九思《端正好·春游》曲:“兀的不喜杀人也么哥!”清李渔《巧团圆·剖私》:“又谁知脚跟有债不容逋,近舍家乡奔远途,兀的不是子母相生把十当五!”(3).语气助词。表惊异。《宣和遗事》前集:“女奴来报:兀的夜来那高平章到来也!”元邓玉宾《端正好》套曲:“只是睡足黄粱梦一场,兀的回首斜阳!”《水浒传》第十四回:“晁盖假意看他一眼,喝问道:‘兀的这厮不是王小三么!’”(4).口语中的衬词。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这的是天注定的是非,天指引的前程,天匹配的婚姻,咱兀的教太守主婚。”《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说话的,兀的说这才学则甚!”郁达夫《沉沦》:“只有他一个人锁了愁眉,舌根好象被千钧的巨石锤住的样子,兀的不作一声。”
  • 其他释义:

  • 1.见'兀的'。
兀底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wù,wū

[wù,wū]

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兀鹫。“蜀山兀,阿房出。” ◎ 高高地突起:兀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兀。 ◎ 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兀那。兀的(dì)(a.这,这个;b.怎么,怎的;c.突然)。

读音:de,dǐ

[de,dǐ]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 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 ◎ 何,什么:底事伤感。 ◎ 古同“抵”,达到。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