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兢惕
兢惕
jīnɡ tì
  • 兢惕的解释
  • 1.戒惧。

  • 词语解释:

  • 戒惧。兢惕[jīngtì]⒈戒惧。
  • 引证解释:

  • ⒈戒惧。引《南史·王融传》:“悚怍之情,夙宵兢惕。”唐白居易《为宰相贺雨表》:“臣等位忝钧衡,职乖燮理;仰阴阳而增惧,顾霖雨而怀惭。无任兢惕之至!”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三:“内视自省,兢惕不安。”《清史稿·高宗纪六》:“﹝乾隆五十六年﹞二月己酉,諭:‘朕孜孜求治,兢惕为怀。’”
  • 网络解释:

  • 兢惕兢惕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jīngtì,意思是戒惧,出自《南史·王融传》。
  • 综合释义:

  • 戒惧。《南史·王融传》:“悚怍之情,夙宵兢惕。”唐白居易《为宰相贺雨表》:“臣等位忝钧衡,职乖燮理;仰阴阳而增惧,顾霖雨而怀惭。无任兢惕之至!”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三:“内视自省,兢惕不安。”《清史稿·高宗纪六》:“﹝乾隆五十六年﹞二月己酉,諭:‘朕孜孜求治,兢惕为怀。’”兢惕[jīngtì]战兢警惕也。唐、刘肃《大唐新语》:「兢惕遽罢役。」;唐、柳宗元〈礼部为百官上尊号第二表〉:「兢惕失图。」
  • 汉语大词典:

  • 戒惧。《南史·王融传》:“悚怍之情,夙宵兢惕。”唐白居易《为宰相贺雨表》:“臣等位忝钧衡,职乖燮理;仰阴阳而增惧,顾霖雨而怀惭。无任兢惕之至!”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三:“内视自省,兢惕不安。”《清史稿·高宗纪六》:“﹝乾隆五十六年﹞二月己酉,谕:‘朕孜孜求治,兢惕为怀。’”
  • 其他解释:

  • 战兢警惕也。唐、刘肃《大唐新语》:「兢惕遽罢役。」;唐、柳宗元〈礼部为百官上尊号第二表〉:「兢惕失图。」
  • 其他释义:

  • 1.戒惧。
兢惕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īng

[jīng]

〔兢兢〕小心,谨慎,如“兢兢业业”、“战战兢兢”。

读音:tì

[tì]

戒惧,小心谨慎:警惕。惕惧。惕惕。惕厉(心怀戒惧。亦作“惕砺”)。 ◎ 疾速:“一日惕,一日留”。

兢惕造句
1、岁时丰衍,九土乐升平。睹寰海澄清。道高尧舜垂衣治,日月并文明。嘉禾甘露登歌荐,云物焕祥经。兢兢惕惕持谦德,未许禅云亭。 2、朕惟帝皇之道,德莫大于克孝,治莫大于得贤,朕早历多难,入绍大统,仰思祖宗付托之重,战兢惕厉,于兹八年。
1、今天下可谓多事矣,海内可谓不宁矣,天道可谓变常矣,民情可谓难保矣,是陛下警省之时,战兢惕厉之日也。2、如无有战兢惕厉的道德修养,即断断乎没有宗周对现实的峻急峭刻的批判。3、如无有战兢惕厉的道德修养,即断断乎没有宗周对现实的峻急峭刻的批判。4、今天下可谓多事矣,海内可谓不宁矣,天道可谓变常矣,民情...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