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兼弱攻昧
兼弱攻昧
jiān ruò ɡōnɡ mèi
  • 兼弱攻昧的解释
  • 兼:兼并;昧:昏昧。兼并弱国,讨伐昏聩糊涂的君主。

  • 词语解释:

  • 兼:兼并。昧:昏暗。兼并弱小的国家,攻取政治上昏乱的国家。兼弱攻昧[jiānruògōngmèi]⒈兼并弱国和攻取政治昏乱之国。
  • 引证解释:

  • ⒈兼并弱国和攻取政治昏乱之国。引《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孔传:“弱则兼之,闇则攻之,乱则取之,有亡形则侮之,言正义。”《晋书·石勒载记上》:“然后命将四出,授以奇略,推亡固存,兼弱攻昧,则羣凶可除,王业可图矣。”《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
  • 综合释义:

  • 兼:兼并;昧:昏昧。兼并弱国,讨伐昏聩糊涂的君主。且~、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 国语辞典:

  • 并吞弱国,攻打政治昏昧的国家。兼弱攻昧[jiānruògōngmèi]⒈并吞弱国,攻打政治昏昧的国家。引《书经·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三国演义·第六〇回》:「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成语解释兼弱攻昧
  • 辞典修订版:

  • 并吞弱国,攻打政治昏昧的国家。《书经.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三国演义.第六零回》:「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
  • 成语词典版:

  • 修订本参考资料:并吞弱国,攻打政治昏昧的国家。书经˙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
  • 出处:

  • 《尚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
  • 其他释义:

  • 兼:兼并;昧:昏昧。兼并弱国,讨伐昏聩糊涂的君主。
兼弱攻昧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iān

[jiān]

加倍,把两份并在一起:兼旬(两个十天)。兼程。兼并。 ◎ 同时涉及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兼而有之。兼收并蓄。兼顾。兼职。兼任。兼课。

读音:ruò

[ruò]

力气小,势力小,与“强”相对:弱小。柔弱。脆弱。薄弱。弱不禁风。柔心弱骨(形容人心地温柔,性格和顺)。 ◎ 年纪小: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 不够,差点儿,与“强”相对:三分之一弱。 ◎ 差,不如:弱于。弱点。 ◎ 丧失(指人死):又弱了一个。

读音:gōng

[gōng]

打击,与“守”相对:攻击。攻占。攻取。攻心。攻关。攻陷。 ◎ 指责,驳斥:攻难(nàn)。群起而攻之。 ◎ 治病:以毒攻毒。 ◎ 致力学习或研究:攻读。攻书。专攻医学。

读音:mèi

[mèi]

暗,不明:幽昧。昧旦(清晨还未明亮时)。 ◎ 昏,糊涂,不明白:愚昧。蒙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认识)。 ◎ 目不明:“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 ◎ 隐藏,隐瞒:暧昧。昧心(违背良心做坏事)。 ◎ 冒犯:冒昧(多作谦辞)。

兼弱攻昧造句
1、军之善政,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兼弱攻昧,武之善经,整军经武! 2、梦少时高枕蓬莱,刀剑擎,兼弱攻昧。
1、他们打着兼弱攻昧的旗号,横行无忌地吞并了邻国。2、臣闻抚机适运,理藉时来,兼弱攻昧,事资权道。3、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4、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子姑整军而经武乎。5、如今权变之时不能单行道义,兼弱攻昧也是春秋五霸做的事情。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