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分厘
分厘
fēn lí
  • 分厘的解释
  • 1.见"分厘"。

  • 词语解释:

  • 亦作“分厘”。划分整理。一分一厘。形容数量很少。亦作“分厘”。分量,重量。见“分釐”。
  • 基础解释:

  • 见/'分厘/'。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分厘”。⒉划分整理。引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庆历四年,贾魏公建议修《唐书》,始令在馆学士人供《唐书》外故事二件。积纍既多,乃请曾鲁公掌侍郎唐卿分釐,附於本传。”宋苏辙《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臣既详定,即依先降指挥,取逐司已行两月生事分定七等,因其分釐,以立人数。”宋叶适《长溪修学记》:“县初设学不置粮,士虽居,不能食也。先令黄君龟朋,自出新意,分釐收拾良苦,然后始得食。”⒊一分一厘。形容数量很少。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解给》:“分釐皆关国帑。”清梁章鉅《浪迹丛谈·雄黄酒》:“其性最烈,用以愈疾,多外治。若内服,只可分釐之少。”⒋亦作“分厘”。分量,重量。见“分釐”。引《西游补》第九回:“约来的数不确。你自家等等分厘看!”
  • 网络解释:

  • 分厘fēnlíㄈㄣㄌㄧˊ
  • 综合释义:

  • 亦作“分厘”。划分整理。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庆历四年,贾魏公建议修《唐书》,始令在馆学士人供《唐书》外故事二件。积纍既多,乃请曾鲁公掌侍郎唐卿分釐,附於本传。”宋苏辙《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臣既详定,即依先降指挥,取逐司已行两月生事分定七等,因其分釐,以立人数。”宋叶适《长溪修学记》:“县初设学不置粮,士虽居,不能食也。先令黄君龟朋,自出新意,分釐收拾良苦,然后始得食。”一分一厘。形容数量很少。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解给》:“分釐皆关国帑。”清梁章鉅《浪迹丛谈·雄黄酒》:“其性最烈,用以愈疾,多外治。若内服,只可分釐之少。”亦作“分厘”。分量,重量。《西游补》第九回:“约来的数不确。你自家等等分厘看!”见“分釐”。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分厘”。(1).划分整理。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庆历四年,贾魏公建议修《唐书》,始令在馆学士人供《唐书》外故事二件。积累既多,乃请曾鲁公掌侍郎唐卿分釐,附于本传。”宋苏辙《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臣既详定,即依先降指挥,取逐司已行两月生事分定七等,因其分釐,以立人数。”宋叶适《长溪修学记》:“县初设学不置粮,士虽居,不能食也。先令黄君龟朋,自出新意,分釐收拾良苦,然后始得食。”(2).一分一厘。形容数量很少。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谷·解给》:“分釐皆关国帑。”清梁章钜《浪迹丛谈·雄黄酒》:“其性最烈,用以愈疾,多外治。若内服,只可分釐之少。”亦作“分厘”。分量,重量。《西游补》第九回:“约来的数不确。你自家等等分厘看!”见“分釐”。
  • 英语:

  • without the slightest error,
  • 其他释义:

  • 1.见'分厘'。
分厘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fèn,fēn

[fèn,fēn]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 辨别:区分。分析。 ◎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读音:lí

[lí]

小数名,百分之一:厘米。 ◎ 单位名(a.长度单位,中国一市尺的千分之一;b.重量单位,中国一市两的千分之一;c.地积单位,中国一市亩的百分之一;d.利率单位,年利一厘按百分之一计,月利一厘按千分之一计)。 ◎ 治理,整理:厘正(订正)。厘革(调整改革)。 ◎ 古同“嫠”,寡妇。

分厘造句
1、苦海里泡大的她,肯吃苦,不怕累,踏进租售店屋就捋起袖子摇石磨,一天打出六锅豆腐全卖光,灯下归账时钱物分厘不差。2、“权力乃责,元角分厘,算得一清二白;税法无情,加减乘除,难顾三亲六眷。3、日子总有个头,不在朝夕;赚钱没有个多,不在分厘;拼搏总有个度,不在透支;幸福总有个数,自会找你。关怀总有个点...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