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刊定
刊定
kān dìnɡ
  • 刊定的解释
  • 1.修改审定。

  • 词语解释:

  • 修改审定。刊定[kāndìng]⒈修改审定。
  • 引证解释:

  • ⒈修改审定。引汉杨修《答临淄侯笺》:“猥受顾锡,教使刊定。”《三国志·蜀志·向朗传》:“年踰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唐刘知几《史通·忤时》:“古者刊定一史,纂成一家,体统各殊,指归咸别。”清昭槤《啸亭杂录·崇理学》:“又刊定《性理大全》、《朱子全书》等书,特命朱子配祠十哲之列。”
  • 网络解释:

  • 刊定刊定,汉语词汇。
  • 综合释义:

  • 修改审定。汉杨修《答临淄侯笺》:“猥受顾锡,教使刊定。”《三国志·蜀志·向朗传》:“年踰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唐刘知几《史通·忤时》:“古者刊定一史,纂成一家,体统各殊,指归咸别。”清昭槤《啸亭杂录·崇理学》:“又刊定《性理大全》、《朱子全书》等书,特命朱子配祠十哲之列。”刊定[kāndìng]改定后成为定本。《三国志.卷四一.蜀书.向朗传》:「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陈书.卷二七.姚察传》:「有疑悉令刊定。」。
  • 网友释义:

  • 刊定(kāndìng),意思是修改审定。
  • 汉语大词典:

  • 修改审定。汉杨修《答临淄侯笺》:“猥受顾锡,教使刊定。”《三国志·蜀志·向朗传》:“年踰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唐刘知几《史通·忤时》:“古者刊定一史,纂成一家,体统各殊,指归咸别。”清昭梿《啸亭杂录·崇理学》:“又刊定《性理大全》、《朱子全书》等书,特命朱子配祠十哲之列。”
  • 国语辞典:

  • 改定后成为定本。刊定[kāndìng]⒈改定后成为定本。引《三国志·卷四一·蜀书·向朗传》:「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陈书·卷二七·姚察传》:「有疑悉令刊定。」近改定
  • 辞典修订版:

  • 改定后成为定本。《三国志.卷四一.蜀书.向朗传》:「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陈书.卷二七.姚察传》:「有疑悉令刊定。」
  • 其他解释:

  • 刊正。《后汉书·朱隽传》:「遂得刊定州奏。」;《三国志·蜀书·向朗传》:「年踰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陈书·姚察传》:「有疑悉令刊定。」;《唐书·百官志》:「雠校精审,明于刊定。」
  • 英语:

  • periodical,orientat,
  • 其他释义:

  • 1.修改审定。
刊定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kān

[kān]

斫,消除,修改:刊误(亦作“勘误”)。校(jiào )刊。不刊之论(喻至理名言)。 ◎ 刻:刊石。刊印。刊本。 ◎ 排版印刷:刊行(xíng )。创刊。刊登。刊载。 ◎ 出版物:刊物。报刊。书刊。

读音:dìng

[dìng]

不动的,不变的: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dū)。定稿。定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 ◎ 使不变动:定案。定罪。决定。确定。 ◎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大局已定。 ◎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心神不定。 ◎ 确凿,必然的:必定。镇定。 ◎ 预先约妥:定计。定情。定货。定做。 ◎ 姓。

刊定造句
1、唐代孙怖根据《切韵》刊定《唐韵》,此书遂成为官定的韵书。2、唐代孙怖根据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刊定了《唐韵》,此书遂成为官定的韵书,至此,学界才有了一个相对统一的用韵标准。3、丙午,昭文馆学士柳冲、太子左庶子刘子玄刊定《姓族系录》二百卷,上之。4、丙午,昭文馆学士柳冲、太子左庶子刘子玄刊定《姓族系...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