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利跂
利跂
lì lì
  • 利跂的解释
  • 1.谓离世独立,超出凡俗。利,通"离"。《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溪利跂。"杨倞注:"利与离同。离跂,违俗自絜之貌,谓离于物而跂足也。"王先谦集解:"郝懿行曰:利与离同,杨说是也。离世独立,故曰离跂。"一说,跂同歧。"利歧"谓不循正途而贪歧途。见梁启雄《荀子简释》。

  • 词语解释:

  • 指故作高深,立异离群。
  • 基础解释:

  • 谓离世独立,超出凡俗。利,通/'离/'。
  • 引证解释:

  • ⒈谓离世独立,超出凡俗。利,通“离”。一说,跂同歧。“利歧”谓不循正途而贪歧途。见梁启雄《荀子简释》。引《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谿利跂。”杨倞注:“利与离同。离跂,违俗自絜之貌,谓离於物而跂足也。”王先谦集解:“郝懿行曰:利与离同,杨説是也。离世独立,故曰离跂。”
  • 网络解释:

  • 利跂利跂,汉语词语,读音为lìqí,意思是离世独立,出自《荀子·非十二子》。
  • 综合释义:

  • 谓离世独立,超出凡俗。利,通“离”。《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谿利跂。”杨倞注:“利与离同。离跂,违俗自絜之貌,谓离於物而跂足也。”王先谦集解:“郝懿行曰:利与离同,杨説是也。离世独立,故曰离跂。”一说,跂同歧。“利歧”谓不循正途而贪歧途。见梁启雄《荀子简释》。利跂[lìqí]即离岐。谓离于物而跂足也。《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谿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陈仲、史鰌也。」注:「利与离同。利跂,违俗自絜之貌,谓离于物而跂足也。《庄子》曰:『杨墨乃始离跂,自以为得。』跂,丘氏反。」王先谦集解:「杨说是也,离世独立,故曰离跂。」
  • 其他解释:

  • 即离岐。谓离于物而跂足也。《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谿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陈仲、史鰌也。」注:「利与离同。利跂,违俗自絜之貌,谓离于物而跂足也。《庄子》曰:『杨墨乃始离跂,自以为得。』跂,丘氏反。」王先谦集解:「杨说是也,离世独立,故曰离跂。」
  • 其他释义:

  • 1.谓离世独立,超出凡俗。利,通'离'。《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溪利跂。'杨倞注:'利与离同。离跂,违俗自絜之貌,谓离于物而跂足也。'王先谦集解:'郝懿行曰:利与离同,杨说是也。离世独立,故曰离跂。'一说,跂同歧。'利歧'谓不循正途而贪歧途。见梁启雄《荀子简释》。
利跂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ì

[lì]

好处,与“害”“弊”相对: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 ◎ 使顺利、得到好处:利己。利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 与愿望相符合:吉利。顺利。 ◎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利刃。利刀。利剑。利落。利口巧辩。 ◎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利息。利率(lǜ)。一本万利。 ◎ 姓。

读音:qí,qì

[qí,qì]

多生的脚趾:“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 ◎ 爬动:“跂行喙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 慢走。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