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剔红
剔红
tī hónɡ
  • 剔红的解释
  • 1.漆器工艺的一种,即雕红漆。

  • 词语解释:

  • 漆器工艺的一种,即雕红漆。剔红[tīhóng]⒈漆器工艺的一种,即雕红漆。
  • 引证解释:

  • ⒈漆器工艺的一种,即雕红漆。引明曹昭《格古要论·剔红》:“剔红器皿,无新旧,但看硃厚色鲜红润坚重者为好。”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漆器﹞有剔红、填漆两种。”
  • 网络解释:

  • 剔红剔红,又称雕红漆,红雕漆。中国漆器工艺的一种,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
  • 网友释义:

  • 雕漆,又称剔红,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和精华,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一起被誉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再加上宫毯、京绣、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则合称“燕京八绝”。雕漆始于漆器,是以大漆为原料,在胎体上一层层涂堆到适当厚度再进行加工雕刻的艺术品。雕漆是用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雕刻出花纹的技法,也被称为时间的艺术,需要经过画图、制漆、髹漆、雕刻和打磨等百余道工序手工完成,每道工序,都依赖时间的沉淀。而一件作品的圆满,凝聚着无数匠人的智慧。一位匠人,至少需要十年左右,才能熟练掌握各种雕漆技法,达到器物有灵的境界。2006年,雕漆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进入被保护的范畴。
  • 汉语大词典:

  • 漆器工艺的一种,即雕红漆。明曹昭《格古要论·剔红》:“剔红器皿,无新旧,但看朱厚色鲜红润坚重者为好。”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漆器﹞有剔红、填漆两种。”
  • 国语辞典:

  • 一种雕漆。古代雕漆依漆色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用红色堆漆所刻成的就称为「剔红」。明代雕漆中以剔红漆器最著称,故剔红也渐用作雕漆的别称。剔红[tīhóng]⒈一种雕漆。古代雕漆依漆色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用红色堆漆所刻成的就称为「剔红」。明代雕漆中以剔红漆器最著称,故剔红也渐用作雕漆的别称。
  • 辞典修订版:

  • 一种雕漆。古代雕漆依漆色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用红色堆漆所刻成的就称为「剔红」。明代雕漆中以剔红漆器最着称,故剔红也渐用作雕漆的别称。
  • 其他解释:

  • 漆器的一种。明、曹昭《格古要论》:「剔红器皿无新旧,但看朱厚、色鲜红润、坚重者为好。剔为环香草者尤佳,若黄地子剔山水人物及花木飞走者,虽用工细巧,容易脱起。宋内府中物,多是金银作素者。」;清、金鳌《退食笔记》:「明永乐年制漆器,以金银锡木为胎,有剔红填漆二种。剔红合有蔗段、烝饼、河西、三撞两撞等式。元时张成、杨茂剑环香草之式,似为过之。」
  • 其他释义:

  • 1.漆器工艺的一种,即雕红漆。
剔红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tī

[tī]

分解骨肉,把肉从骨头上刮下来:把骨头上的肉剔干净。 ◎ 从缝隙或孔洞里往外挑拨东西:剔牙。 ◎ 把不好的挑出来:剔除。

读音:gōng,hóng

[gōng,hóng]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剔红造句
1、尤犀杯,就是包裹在一件剔红漆杯里,取出尤犀杯之后,那杯的残片,他恰好收了起来。2、果然时间不大,又一群太监宫女手捧清一色的剔红天锦梅花人物金边漆盒进来。3、在明中期之后的漆器家具,其花卉鸟兽的团,就是在反复髹成的厚漆上雕刻,剔犀、剔红、剔彩、款彩等工艺大量使用,其中雕刻就是画龙点睛的核心工艺。4...
1、既然是制作家具的木雕师傅,对漆的运用自然不会陌生,让他来破开这件剔红漆杯,想必应该是合适的。2、既然是制作家具的木雕师傅,对漆的运用自然不会陌生,让他来破开这件剔红漆杯,想必应该是合适的。3、年代明末崇祯年间的宫廷公主用物件,而且是淡沙红木剔红团香宝盒。4、因为,他借助了罗老的剔红灌顶,还有正义...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