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刑法志·二·户婚》:“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婚者,禁之。”
指腹为婚
成语解释:割襟:指腹为婚 时,各自割下衣襟,彼此珍藏作为信物。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成语举例:这两家割襟之盟,果是有之,但工部举家已绝,郎君所遇,乃其幽官,想是夙愿了。(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十回)常用程度:一般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约定等成语结构:偏正式产生年代:古代
读音:gē
[gē]
切断,截下,划分出来:割让。割地。割弃。割舍。割除。割断。割裂。割据。交割。割鸡焉用牛刀(喻做小事情不值得费大力气)。 ◎ 灾害:天降割于我家。
读音:jīn
[jīn]
衣服的胸前部分:大襟。对襟。底襟。襟带(亦喻山川屏障环绕,地势险要)。襟要(亦喻军事上险要的地理位置)。 ◎ 胸怀,抱负:襟怀。胸襟。 ◎ 姐妹的丈夫之间的称呼:连襟。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méng
[méng]
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盟军。盟友。同盟国。盟约。山盟海誓。 ◎ 指结拜弟兄:盟兄。盟弟。 ◎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 ◎ 发(誓):盟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