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剽剥
剽剥
piāo bāo
  • 剽剥的解释
  • 1.攻击;批驳。 2.击杀。 3.削除。 4.抄袭窃取。

  • 词语解释:

  • 1.攻击;批驳。2.击杀。3.削除。4.抄袭窃取。剽剥[piāobāo]⒈攻击;批驳。⒉击杀。⒊削除。⒋抄袭窃取。
  • 引证解释:

  • ⒈攻击;批驳。引《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唐李翱《祭韩吏部文》:“建武以还,文卑质丧,气萎体败,剽剥不让。”⒉击杀。引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平乘马即入贼军中,从者不得入,皆见剽剥,信独脱归。”⒊削除。引宋叶适《彭子复墓志铭》:“昔之宿闻腐见皆已遯散剽剥,奇论新説忽焉交列横布。”明张居正《刘尧溪七十寿序》:“刘子之学,务在剽剥枝叶,归究本实,不儕於俗,而求当於古。”⒋抄袭窃取。引宋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时禁元祐学术甚厉,而以剽剥頽闒熟烂为文。”清秦笃辉《平书·文艺篇上》:“著书之道在于忠,不忠则剽剥欺谩之弊作。”
  • 网络解释:

  • 剽剥剽剥,汉语词汇。
  • 解释:

  • 有攻击、批驳、击杀、削除、抄袭窃取。
  • 汉语大词典:

  • (1).攻击;批驳。《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唐李翱《祭韩吏部文》:“建武以还,文卑质丧,气萎体败,剽剥不让。”(2).击杀。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平乘马即入贼军中,从者不得入,皆见剽剥,信独脱归。”(3).削除。宋叶适《彭子复墓志铭》:“昔之宿闻腐见皆已遁散剽剥,奇论新说忽焉交列横布。”明张居正《刘尧溪七十寿序》:“刘子之学,务在剽剥枝叶,归究本实,不侪于俗,而求当于古。”(4).抄袭窃取。宋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时禁元祐学术甚厉,而以剽剥颓阘熟烂为文。”清秦笃辉《平书·文艺篇上》:“著书之道在于忠,不忠则剽剥欺谩之弊作。”
  • 国语辞典:

  • 剽,攻击。剽剥指用语言、文字互相攻击。剽剥[piàobō]⒈剽,攻击。剽剥指用语言、文字互相攻击。引《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 辞典修订版:

  • 剽,攻击。剽剥指用语言、文字互相攻击。《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 其他解释:

  • 砭刺为剽,割裂为剥。按《说文解字·刀部》:「剽,砭刺也。剥,裂也。」;《史记·庄子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正义:「剽犹攻击也。」;唐、李翱〈祭韩侍郎文〉:「建武以还,文卑质丧,气萎体败,剽剥不让。」;苏辙诗:「文字剽剥因风雨。」
剽剥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piāo

[piāo]

抢劫,掠夺:剽掠。剽窃。剽袭。剽贼。 ◎ 轻捷:剽悍。剽轻。剽疾。

读音:bāo,bō

[bāo,bō]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剥皮。剥花生。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