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勘问
勘问
kān wèn
  • 勘问的解释
  • 1.查问;审问。

  • 词语解释:

  • 查问;审问。勘问[kānwèn]⒈查问;审问。
  • 引证解释:

  • ⒈查问;审问。引唐白居易《奏所闻状》:“除四节外,非时进奉,一切并停;如有违越,仰御史臺察访闻奏。今若不许报臺,不许勘问,即是许进奉而废德音也。”宋何薳《春渚纪闻·王乐仙得道》:“固知子栖心之久,更俟与子勘问之也。”元无名氏《留鞋记》第四折:“有琴童来告状,叫屈声寃。我老夫秉公道当堂勘问。”《水浒传》第十八回:“知县把一干拿到的邻居,当厅勘问。”
  • 网络解释:

  • 勘问勘问,汉语词汇。
  • 释义:

  • 勘,审问囚犯;
  • 综合释义:

  • 查问;审问。唐白居易《奏所闻状》:“除四节外,非时进奉,一切并停;如有违越,仰御史臺察访闻奏。今若不许报臺,不许勘问,即是许进奉而废德音也。”宋何薳《春渚纪闻·王乐仙得道》:“固知子栖心之久,更俟与子勘问之也。”元无名氏《留鞋记》第四折:“有琴童来告状,叫屈声寃。我老夫秉公道当堂勘问。”《水浒传》第十八回:“知县把一干拿到的邻居,当厅勘问。”审问。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有什么合审的罪囚,押上勘问。」《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追问马主,捉举子到内侍省勘问。」
  • 汉语大词典:

  • 查问;审问。唐白居易《奏所闻状》:“除四节外,非时进奉,一切并停;如有违越,仰御史台察访闻奏。今若不许报台,不许勘问,即是许进奉而废德音也。”宋何薳《春渚纪闻·王乐仙得道》:“固知子栖心之久,更俟与子勘问之也。”元无名氏《留鞋记》第四折:“有琴童来告状,叫屈声冤。我老夫秉公道当堂勘问。”《水浒传》第十八回:“知县把一干拿到的邻居,当厅勘问。”
  • 国语辞典:

  • 审问。勘问[kānwèn]⒈审问。引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有什么合审的罪囚,押上勘问。」《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追问马主,捉举子到内侍省勘问。」
  • 辞典修订版:

  • 审问。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有什么合审的罪囚,押上勘问。」《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追问马主,捉举子到内侍省勘问。」
  • 其他释义:

  • 1.查问;审问。
勘问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kān

[kān]

校对,复看核定:勘核。勘正。勘误。校勘。 ◎ 实现调查,探测:勘测。勘探。勘查。 ◎ 审问囚犯:勘问。推勘。

读音:wèn

[wèn]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 ◎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候。问长问短。 ◎ 审讯,追究:审问。问案。唯你是问。 ◎ 管,干预:概不过问。 ◎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问他借几本书。 ◎ 姓。

勘问造句
1、奉圣旨,着刑部及都察院将原问李吉大理寺官好生勘问,随贬为庶人,发岭南安置。2、如此汹汹诛心勘问灵魂,天下孰能不诚惶诚恐?儒家记仇。3、遂命四天王并三十六员雷将,下界捉拿莲童上天勘问。4、经过反复勘问,欧阳修与甥女通奸的指控并无实证,难以定案。5、天子震怒,遣校尉拿苏轼来京,下御史台狱,就命李定勘...
1、苏护忤旨,本该勘问;但陛下因选侍其女,以致得罪;使天下闻之,道陛下轻贤重色,阻塞言路。 2、商鞅不由一阵怒火上冲,就想立即将李醯交廷尉府勘问。 3、敕吴赁配流昭州,黄裳、崇文已薨殁,所用钱不须勘问,杜载释放。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