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包胥
包胥
bāo xū
  • 包胥的解释
  • 1.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

  • 词语解释:

  • 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包胥[bāoxū]⒈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
  • 引证解释:

  • ⒈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引《三国志·魏志·臧洪传》:“若子之言,则包胥宜致命於伍员,不当哭於秦庭矣。”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之二:“精卫有冤填潮海,包胥无泪哭秦庭。”清蒋士铨《桂枝霜·完忠》:“始而学包胥哭庭,既而仿尉佗称帝。”庞树柏《朱舜水祠落成徵题敬赋》诗:“击檝常存士雅心,乞师独洒包胥泪。”
  • 网络解释:

  • 包胥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
  • 综合释义:

  • 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三国志·魏志·臧洪传》:“若子之言,则包胥宜致命於伍员,不当哭於秦庭矣。”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之二:“精卫有冤填潮海,包胥无泪哭秦庭。”清蒋士铨《桂枝霜·完忠》:“始而学包胥哭庭,既而仿尉佗称帝。”庞树柏《朱舜水祠落成徵题敬赋》诗:“击檝常存士雅心,乞师独洒包胥泪。”包胥[bāoxū]
  • 汉语大词典:

  • 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三国志·魏志·臧洪传》:“若子之言,则包胥宜致命于伍员,不当哭于秦庭矣。”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之二:“精卫有冤填潮海,包胥无泪哭秦庭。”清蒋士铨《桂枝霜·完忠》:“始而学包胥哭庭,既而仿尉佗称帝。”庞树柏《朱舜水祠落成徵题敬赋》诗:“击楫常存士雅心,乞师独洒包胥泪。”
  • 其他释义:

  • 1.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
包胥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āo

[bāo]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 ◎ 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bèi )包。 ◎ 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 ◎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 总揽,负全责:包销。包揽。 ◎ 保证:包赔。包在我身上。 ◎ 约定的,专用的:包饭。包工。 ◎ 围:包围。包剿。 ◎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儿。 ◎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包。 ◎ 姓。

读音:xū

[xū]

古代的小官:胥吏。钞胥。 ◎ 全,都:万事胥备。民胥然矣。 ◎ 蟹酱:蟹胥。 ◎ 姓。

包胥造句
1、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顾贞观2、其中如伍子胥过昭关、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申包胥复楚、卧薪尝胆,都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3、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朝廷惑其忠义,念累世之宿好,弃近日之小嫌,爰整貔貅,驱除狗鼠。4、比如人们熟悉的,《左传》中所...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