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华中大学位门 -简介
连日来,发生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学位门”事件在网络中引发高度关注,将该校推上舆论浪尖。
有网民爆料:华中科技大学民办独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官网上,发布了一篇题为《1881毕业生喜获学位授予率再创历史新高》的通告,通告称:“在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1881名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13%的毕业生将前往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完成求学梦想……”而几乎同一时间,在华中科技大学201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学校却有近800名应届生未能穿上学位服,无法如期毕业。
学生声讨
此消息一经网络转发,立刻引爆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不满情绪,短短几天时间里,“华科学位门”成为白云、人人、QQ空间、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论坛中的热门话题。在华中科技大学的BBS——“白云黄鹤”上,学生的质疑、声讨、抱怨此起彼伏,甚至罕见地直指校方高层。连日来,该BBS上的“本站十大”,有8个都是关于这一话题。
质疑点
另一名网友指出:“这已突破了我们本部这些以学业为重的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二级学院的毕业生在校外和应聘中,多只自称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几年来,因一些二级学院毕业生的鱼目混珠,用人单位对华中科技大学的教学质量已经颇有质疑。”
一名叫“为啥”的网民质疑:“为何这样有名的高校不顾自己的声誉向独立院校发出这么多学位证?这样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否存在‘卖学历’现象?”
校方回避
针对记者有关“其中是否存在卖学历”的疑问,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不清楚内情,无法回应。华中科技大学也没有对此质疑做出任何公开回应。
一名网友说:“这是学校在买卖文凭,十分不公平。而且这种侵犯学术尊严的文凭买卖行为居然被我们的政策和法律认可或默许。”
湖北没先例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有关负责人表示,自上世纪末开始,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全国陆续出现了民资与名校合办的独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也与社会力量合作主办了两所独立学院,即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但是,这种独立学院虽然走的是全国高考统招(三本)的招生路子,也能给学生颁发毕业证,但一直没有资格颁发学位证。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院教务处一名负责人表示:目前,湖北省还没有一家独立学院有权利颁发学位证,“不是学校不想弄,是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政策。”
专家解读
《高等教育研究》杂志编辑骆四铭表示,独立学院这一办学体制有其历史合理性。依托公办名校的优质资源举办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是世纪之交中国高校办学体制创新的重大举措,是特定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结果。独立学院的举办,既维护了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控制权,即严格控制学位授予权,又吸纳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如不采取这一措施,这批资金完全可能流向国外。同时,独立学院还为一大批适龄青年提供了较高质量的教育。正因为如此,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者对独立学院这一办学形式予以了高度关注和评价,将其视为“中国模式创新”的组成部分。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中心主任王占仁说,母体高校向其独立学院优秀学生授予学位的做法,其激励作用是明显的,但必须杜绝滥发母体学校学位的行为。
王占仁说:“独立学院学生申请母体学校的学位,应该达到母体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比例应从严控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有关政策,明确在学位授予问题上独立学院、母体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责权利。”
字义分解
读音:huá,huà,huā
[huá,huà,huā]
美丽而有光彩的:华丽。华艳。华彩。华贵。华章。华表(亦称“桓表”)。华盖。
◎ 精英:精华。含英咀(jǔ)华。
◎ 开花:华而不实。春华秋实。
◎ 繁盛:繁华。荣华富贵。
◎ 奢侈:浮华。奢华。
◎ 指中国或汉族:华夏。中华。华裔。华胄(a.华夏的后裔;b.贵族的后裔)。华工。
◎ 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华翰(称人书信)。华诞(称人生日)。华居(称人住宅)。
◎ 头发花白:华发(fà)。华颠(指年老)。
◎ 指时光:年华。韶华。● 华
(華)
huā ㄏㄨㄚˉ
◎
读音:zhòng,zhōng
[zhòng,zhōng]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 适于,合于:中看。
读音:dà,dài
[dà,dài]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大
tài ㄊㄞˋ
◎ 古通“太”
读音:xué
[xué]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 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 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读音:wèi
[wèi]
所处的地方:座位。部位。位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位于。
◎ 职务的高低:地位。职位。名位。
◎ 特指君主的地位:即位。篡位。
◎ 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个位。百位数。
◎ 量词,常用于人,表尊重:诸位。各位。几位客人。
◎ 姓。
读音:mén
[mén]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儿。门口。开门见山。
◎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
◎ 途径,诀窍:门径。门道儿。
◎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 )门长子。
◎ 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
◎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门。门徒。
◎ 量词:一门大炮。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