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卮言
卮言
zhī yán
  • 卮言的解释
  • 1.亦作"巵言"。 2.自然随意之言。一说为支离破碎之言。语出《庄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成玄英疏:"巵,酒器也。日出,犹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无心之言,即卮言也。是以不言,言而无系倾仰,乃合于自然之分也。又解:巵,支也。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之卮言耳。"后人亦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词,如《艺苑卮言》﹑《经学卮言》。

  • 词语解释:

  • 亦作“巵言”。自然随意之言。一说为支离破碎之言。后亦作为对自己作品的谦词。语出《庄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成玄英疏:“巵,酒器也。日出,犹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无心之言,即巵言也。是以不言,言而无係倾仰,乃合於自然之分也。又解:巵,支也。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之巵言耳。”后人亦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词,如《艺苑卮言》、《经学卮言》。卮言[zhīyán]⒈亦作“巵言”。⒉自然随意之言。一说为支离破碎之言。语出《庄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成玄英疏:“巵,酒器也。日出,犹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无心之言,即卮言也。是以不言,言而无系倾仰,乃合于自然之分也。又解:巵,支也。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之卮言耳。”后人亦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词,如《艺苑卮言》、《经学卮言》。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巵言”。自然随意之言。一说为支离破碎之言。引语出《庄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成玄英疏:“巵,酒器也。日出,犹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无心之言,即巵言也。是以不言,言而无係倾仰,乃合於自然之分也。又解:巵,支也。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之巵言耳。”后人亦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词,如《艺苑卮言》、《经学卮言》。清秦笃辉《平书·文艺下》:“理以无枝叶为上,文以有波澜为上。枝叶,非波澜也,理外之卮言耳。”清魏源《再书<宋名臣言行录>后》:“虽韩魏公、欧阳文忠公德业,皆据小説卮言,议其疏防危身为莫大罪,议其暱妓挟私,诬谤钱氏,等诸秽史。”
  • 网络解释:

  • 卮言卮言,亦作'巵言',古代一种盛酒器,圆形,容量四升,意思是自然随意之言或支离而无统绪或随人妄言,后人常用于对自己著作的谦词。
  • 综合释义:

  • 亦作“巵言”。自然随意之言。无头无尾、支离破碎的言辞。语出《庄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成玄英疏:“巵,酒器也。日出,犹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无心之言,即巵言也。是以不言,言而无係倾仰,乃合於自然之分也。又解:巵,支也。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之巵言耳。”后人亦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词,如《艺苑卮言》、《经学卮言》。清秦笃辉《平书·文艺下》:“理以无枝叶为上,文以有波澜为上。枝叶,非波澜也,理外之卮言耳。”清魏源《再书<宋名臣言行录>后》:“虽韩魏公、欧阳文忠公德业,皆据小説卮言,议其疏防危身为莫大罪,议其暱妓挟私,诬谤钱氏,等诸秽史。”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卮言”。自然随意之言。一说为支离破碎之言。语出《庄子·寓言》:“卮言日出,和以天倪。”成玄英疏:“卮,酒器也。日出,犹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无心之言,即卮言也。是以不言,言而无系倾仰,乃合于自然之分也。又解:卮,支也。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之卮言耳。”后人亦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词,如《艺苑卮言》、《经学卮言》。清秦笃辉《平书·文艺下》:“理以无枝叶为上,文以有波澜为上。枝叶,非波澜也,理外之卮言耳。”清魏源《再书〈宋名臣言行录〉后》:“虽韩魏公、欧阳文忠公德业,皆据小说卮言,议其疏防危身为莫大罪,议其昵妓挟私,诬谤钱氏,等诸秽史。”(1).谓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言。《庄子·寓言》:“卮言日出,和以天倪。”陆德明释文引王叔之云:“卮器满即倾,空则仰,随物而变,非执一守故者也。施之于言,而随人从变,已无常主者也。”清王韬《〈英语汇腋〉序》:“近且卮言日出,人人自矜秘本。”(2).用以谦称自己的著作。明沈璟《义侠记·恩荣》:“人生忠孝和贞信,圣世还须不弃人。卮言似假,千秋万载垂正论。”傅敷《甲寅元旦》诗:“宁惜卮言托孤愤,忍挥兵气望中原。”又如《诸子卮言》、《经学卮言》。
  • 国语辞典:

  • 无头无尾、支离破碎的言辞。《庄子.天下》:「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后亦作为对自己作品的谦词。卮言[zhīyán]⒈无头无尾、支离破碎的言辞。后亦作为对自己作品的谦词。引《庄子·天下》:「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 其他释义:

  • 1.亦作'巵言'。2.自然随意之言。一说为支离破碎之言。语出《庄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成玄英疏:'巵,酒器也。日出,犹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无心之言,即卮言也。是以不言,言而无系倾仰,乃合于自然之分也。又解:巵,支也。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之卮言耳。'后人亦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词,如《艺苑卮言》﹑《经学卮言》。
卮言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ī

[zhī]

古代盛酒的器皿:卮言(卮不灌酒就空仰着,灌满酒就倾斜,没有一成不变的常态,如同说话没有主见或定见。后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辞,如《诸子卮卮》) ◎ 古同“栀”,栀子。

读音:yán

[yán]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 语助词,无义: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 姓。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