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卮辞
卮辞
zhī cí
  • 卮辞的解释
  • 1.亦作"卮词"。 2.谓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辞。

  • 词语解释:

  • 1.亦作'卮词'。2.谓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辞。
  • 基础解释:

  • 亦作/'卮词/',见/'卮辞/'。谓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辞。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卮词”。谓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辞。清戴名世《丁丑房书序》:“无用之卮辞,不切之陈言,无所得入乎其间。”清梁章钜《北东园日记诗》:“一纸卮词何足算,三年五度遣杨枝。”
卮辞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ī

[zhī]

古代盛酒的器皿:卮言(卮不灌酒就空仰着,灌满酒就倾斜,没有一成不变的常态,如同说话没有主见或定见。后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辞,如《诸子卮卮》) ◎ 古同“栀”,栀子。

读音:cí

[cí]

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 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 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 解雇:辞退。 ◎ 同“词”。 ◎ 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 讲话;告诉:“请辞于军”。 ◎ 文体的一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