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厘务
厘务
lí wù
  • 厘务的解释
  • 1.管理政事。 2.厘捐。

  • 词语解释:

  • 管理政事。厘捐。厘务[líwù]⒈管理政事。⒉厘捐。
  • 引证解释:

  • ⒈管理政事。引《旧唐书·刘祥道传》:“经明行修之士,犹或罕有正人,多取胥徒之流,岂能皆有德行。即知共釐务者,善人少而恶人多。”宋赵昇《朝野类要·职任》:“添差之官,则不理政事也。若许干预则曰仍釐务。”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常参》:“唐有职事者,谓之常参,今隶外朝不釐务者,谓之常参。”⒉厘捐。引清薛福成《筹洋刍议》:“邇者军事渐平,而经理釐务之人或失其初意,不无病民之事。”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十二月(1884年),钦州冯子材提督大破法军於镇南关外,时先生父砚宾方督办南寧、梧州釐务。”
  • 网络解释:

  • 厘务厘务,líwù,解释:管理政事。
  • 综合释义:

  • 管理政事。《旧唐书·刘祥道传》:“经明行修之士,犹或罕有正人,多取胥徒之流,岂能皆有德行。即知共釐务者,善人少而恶人多。”宋赵昇《朝野类要·职任》:“添差之官,则不理政事也。若许干预则曰仍釐务。”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常参》:“唐有职事者,谓之常参,今隶外朝不釐务者,谓之常参。”厘捐。清薛福成《筹洋刍议》:“邇者军事渐平,而经理釐务之人或失其初意,不无病民之事。”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十二月(1884年),钦州冯子材提督大破法军於镇南关外,时先生父砚宾方督办南寧、梧州釐务。”
  • 汉语大词典:

  • (1).管理政事。《旧唐书·刘祥道传》:“经明行修之士,犹或罕有正人,多取胥徒之流,岂能皆有德行。即知共釐务者,善人少而恶人多。”宋赵升《朝野类要·职任》:“添差之官,则不理政事也。若许干预则曰仍釐务。”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常参》:“唐有职事者,谓之常参,今隶外朝不釐务者,谓之常参。”(2).厘捐。清薛福成《筹洋刍议》:“迩者军事渐平,而经理釐务之人或失其初意,不无病民之事。”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十二月(1884年),钦州冯子材提督大破法军于镇南关外,时先生父砚宾方督办南宁、梧州釐务。”
  • 其他释义:

  • 1.管理政事。2.厘捐。
厘务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í

[lí]

小数名,百分之一:厘米。 ◎ 单位名(a.长度单位,中国一市尺的千分之一;b.重量单位,中国一市两的千分之一;c.地积单位,中国一市亩的百分之一;d.利率单位,年利一厘按百分之一计,月利一厘按千分之一计)。 ◎ 治理,整理:厘正(订正)。厘革(调整改革)。 ◎ 古同“嫠”,寡妇。

读音:wù

[wù]

事情:事务。任务。公务。特务。不识时务(不认识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 ◎ 从事,致力:务工。务实(从事或讨论具体的工作)。务虚。当务之急。 ◎ 追求:好(hào )高务远。 ◎ 必须,一定:务必。务须。除恶务尽。 ◎ 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多用于地名):曹家务(在中国河北省)。 ◎ 姓。

厘务造句
1、中新网9月6日电据菲律宾《商报》报道,菲华商联总会税务委员会日前接获厘务局马尼拉第六税务区主任SIMPLICIOA.2、厘务局长说,该欠税额是初步的,一旦他们提出更多的案件,有可能会增加。3、中新网9月6日电据菲律宾《商报》报道,菲华商联总会税务委员会日前接获厘务局马尼拉第六税务区主任SIMPL...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