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厭的意思
厭的拼音 yàn
注音 ㄧㄢˋ
部首笔画 2
繁体字
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厭的笔顺横撇竖折横横竖折横横横撇捺捺
厭的意思、基本意思
  • DJED
  • UniCode
    U+53AD
  • 五行
  • DJED
  • 四角号码
    71284
  • 规范汉字
  • 仓颉
    MABK
  • GBK编码
    8592
  • 基本解释


    yàn   ㄧㄢˋ
    ◎ 见“厌”。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厂字部】 厭;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62第51(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於葉切【集韻】【韻會】益涉切,𠀤饜入聲。【說文】笮也。从厂,𤞣聲。【徐曰】笮,鎭也。壓也。一曰伏也。【左傳·昭二十六年】將以厭衆。【前漢·杜鄴傳】折衝厭難。【註】厭者,壓也。鎭壓𡨥難,使之銷靡也。又【正韻】順從貌。【荀子·儒效篇】天下厭然猶一也。又【增韻】禳也,當也。【史記·高祖紀】於是因東游以厭之。又合也。【周禮·春官巾車】王后厭翟。【註】次其羽,使相迫也。又損也。【左傳·文二年】及晉處父盟以厭之。【註】厭猶損也。又【儀禮·鄕飮酒禮】賔厭介入門左。【註】推手曰揖,引手曰厭。【疏】引手曰厭者,以手向身引之。又【廣韻】惡夢也。又【集韻】厭次,地名。又【集韻】或作壓。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豔切,饜去聲。【集韻】足也。【詩·周頌】有厭其傑。【註】厭,受氣足也。【前漢·王莽傳】克厭上帝之心。【註】厭,滿也。又【韻會】厭,斁也。【詩·葛覃】服之無斁。註:厭也。又通作饜。【禮·曾子問】孔子曰:有隂厭,有陽厭。【註】厭是饜飫之義。又【唐韻】【集韻】於琰切。【正韻】於檢切,𠀤音掩。【荀子·解蔽篇】厭目而視者,視一以爲兩。又【正韻】惡也。【論語】天厭之。又【廣韻】厭,魅也。別作魘。【韓愈·游湘西寺詩】怵惕夢成魘。又【正韻】與黶同。與掩藏之掩同音。【禮·大學】見君子而后厭然。【註】厭讀爲黶。厭,閉藏貌。又【集韻】於鹽切,音㤿。同懕。【說文】安也。【詩·小雅】厭厭夜飮。【秦風】厭厭良人。【註】安靜也。又【正韻】同𤞣。【左傳·昭二十八年】屬厭而已。【杜預註】言小人之腹飽,猶知厭足。又【集韻】【正韻】𠀤乙甲切,音押。【前漢·劉向傳】抑厭遂退。【註】師古曰:厭,音乙甲反,謂不伸也。又【荀子·儒效篇】厭旦於牧之野。【註】厭,猶臨也。謂𨻰於將旦之先也。又【正韻】通作壓。又【集韻】乙及切,音邑。厭邑,濕意。又【集韻】鄔感切,音暗。沈溺意。【莊子·逍遙遊】其厭也如緘。

    汉语字典

    [①][yā]
    [《廣韻》於葉切,入葉,影。]
    [《集韻》乙甲切,入狎,影。]
    亦作“猒3”。“厌1”的繁体字。
    (1)一物压在另一物上。
    (2)指被压。
    (3)指被压死。
    (4)覆压。
    (5)压制;抑制。
    (6)以迷信的方法,镇服或驱避可能出现的灾祸,或致灾祸于人。
    (7)镇压。
    (8)堵塞。
    (9)迫近。
    (10)著;佩带。
    (11)压降;降低。
    (12)收缩。
    (13)承当。
    [②][yàn]
    [《廣韻》於豔切,去豔,影。]
    亦作“懕2”。亦作“猒1”。“厌2”的繁体字。
    (1)嫌弃;憎恶;厌烦。
    (2)吃饱,饱足。
    (3)谓飽尝,充分经受。
    (4)滿足。
    (5)合(心);心服。
    (6)指使人心服。
    (7)合适;合宜。参见“厭2宜”。
    (8)充满;遍布。
    (9)熟练;精通。
    (10)美盛貌。
    [③][yǎn]
    [《廣韻》於琰切,上琰,影。]
    “厌3”的繁体字。
    (1)“魘”的古字。恶梦。
    (2)“黶”的古字。掩蔽;掩藏。
    (3)通“奄”。忽然。参见“厭3的”。
    [④][yān]
    [《集韻》於鹽切,平鹽,影。]
    亦作“懕1”。亦作“懨1”。亦作“猒2”。“厌4”的繁体字。
    (1)安然。
    (2)和悦。参见“厭4然”。
    (3)微弱;不振。
    (4)疲倦;困倦。
    (5)见“厭4厭”。
    [⑤][yì]
    [《集韻》乙及切,入緝,影。]
    “厌5”的繁体字。
    (1)长揖。
    (2)见“厭5浥”。

    音韵参考

    [广 韵]:於琰切,上50琰,yǎn,咸開三上鹽A影
    [平水韵]:下平十四盐·上声二十八琰·去声二十九艳·入声十四缉·入声十六叶
    [唐 音]:*qi??m
    [国 语]:yàn,yā,yān
    [粤 语]:jim1jim3
    [闽南语]:giam3,ia3,iam3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