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叨窃
叨窃
dāo qiè
  • 叨窃的解释
  • 1.谓不当得而得。 2.自谦无才而据有其位。

  • 词语解释:

  • 谓不当得而得。自谦无才而据有其位。叨窃[dāoqiè]⒈谓不当得而得。⒉自谦无才而据有其位。
  • 引证解释:

  • ⒈谓不当得而得。引《魏书·萧衍传》:“小人叨窃,遂忝名位。”《北史·恩幸传·齐诸宦者》:“仓头始自家人,情寄深密,及於后主,则是先朝旧人,以勤旧之劳,致此叨窃。”《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元年》:“又自天保八年已来,爵赏多滥,杨愔欲加澄汰,乃先自表解开府及开封王,诸叨窃恩荣者皆从黜免。”⒉自谦无才而据有其位。引前蜀杜光庭《孙途司马本命醮词》:“臣自惟幽陋,仰荷裁成,获备冠裳,每忧叨窃。”
  • 网络解释:

  • 叨窃叨窃,dāoqiè,(1).谓不当得而得。(2).自谦无才而据有其位。
  • 综合释义:

  • 谓不当得而得。《魏书·萧衍传》:“小人叨窃,遂忝名位。”《北史·恩幸传·齐诸宦者》:“仓头始自家人,情寄深密,及於后主,则是先朝旧人,以勤旧之劳,致此叨窃。”《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元年》:“又自天保八年已来,爵赏多滥,杨愔欲加澄汰,乃先自表解开府及开封王,诸叨窃恩荣者皆从黜免。”自谦无才而据有其位。前蜀杜光庭《孙途司马本命醮词》:“臣自惟幽陋,仰荷裁成,获备冠裳,每忧叨窃。”叨窃[dāoqiè]自谦不该得而得。《晋书.卷七三.庾亮传》:「臣凡鄙小人,才不经世,阶缘戚属,累忝非服,叨窃弥重,谤议弥兴。」三国蜀.诸葛亮〈街亭之败戮马谡上疏〉:「臣以弱才,叨窃非据。」
  • 网友释义:

  • 叨窃,dāoqiè,(1).谓不当得而得。(2).自谦无才而据有其位。
  • 汉语大词典:

  • (1).谓不当得而得。《魏书·萧衍传》:“小人叨窃,遂忝名位。”《北史·恩幸传·齐诸宦者》:“仓头始自家人,情寄深密,及于后主,则是先朝旧人,以勤旧之劳,致此叨窃。”《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元年》:“又自天保八年已来,爵赏多滥,杨愔欲加澄汰,乃先自表解开府及开封王,诸叨窃恩荣者皆从黜免。”(2).自谦无才而据有其位。前蜀杜光庭《孙途司马本命醮词》:“臣自惟幽陋,仰荷裁成,获备冠裳,每忧叨窃。”
  • 国语辞典:

  • 自谦不该得而得。叨窃[tāoqiè]⒈自谦不该得而得。引《晋书·卷七三·庾亮传》:「臣凡鄙小人,才不经世,阶缘戚属,累忝非服,叨窃弥重,谤议弥兴。」三国蜀·诸葛亮〈街亭之败戮马谡上疏〉:「臣以弱才,叨窃非据。」
  • 辞典修订版:

  • 自谦不该得而得。《晋书.卷七三.庾亮传》:「臣凡鄙小人,才不经世,阶缘戚属,累忝非服,叨窃弥重,谤议弥兴。」三国蜀.诸葛亮〈街亭之败戮马谡上疏〉:「臣以弱才,叨窃非据。」
  • 其他释义:

  • 1.谓不当得而得。2.自谦无才而据有其位。
叨窃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dāo,tāo

[dāo,tāo]

承受:叨光。叨扰(谢人款待的话)。叨陪。 ◎ 古同“饕”,贪。

读音:qiè

[qiè]

偷盗:偷窃。窃取。 ◎ 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窃位。窃夺。 ◎ 私自,暗中:窃笑。窃听。 ◎ 谦辞,指自己:窃谓。窃以为可行。

叨窃造句
1、臣本庸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励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2、街亭自贬疏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鉞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3、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