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吴太伯
吴太伯
wú tài bó
  • 吴太伯的解释
  • 1.亦作"吴大伯"。 2.周古公亶父(太王)长子,仲雍﹑季历之兄。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与仲雍出逃至荆蛮,号勾吴。后因以称出亡而让君位与弟者。

  • 词语解释:

  • 1.亦作'吴大伯'。2.周古公亶父(太王)长子,仲雍﹑季历之兄。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与仲雍出逃至荆蛮,号勾吴。后因以称出亡而让君位与弟者。
  • 基础解释:

  • 亦作/'吴大伯/'。周古公亶父(太王)长子,仲雍﹑季历之兄。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吴大伯”。周古公亶父(太王)长子,仲雍、季历之兄。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与仲雍出逃至荆蛮,号勾吴。后因以称出亡而让君位与弟者。参阅《史记·吴太伯世家》。引《左传·闵公元年》:“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不亦可乎?”《国语·晋语一》:“君得其欲,太子远死,且有令名,为吴太伯,不亦可乎?”韦昭注:“太伯让季歷,远适吴越,后武王追封为吴伯,故曰吴太伯。”《新唐书·李泌传》:“建寧王诚贤,然广平冢嗣,有君人量,岂使为吴太伯乎?”
  • 网络解释:

  • 吴太伯吴太伯,又称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姬姓,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国勾吴。
  • 综合释义:

  • 亦作“吴大伯”。周古公亶父(太王)长子,仲雍、季历之兄。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与仲雍出逃至荆蛮,号勾吴。后因以称出亡而让君位与弟者。《左传·闵公元年》:“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不亦可乎?”《国语·晋语一》:“君得其欲,太子远死,且有令名,为吴太伯,不亦可乎?”韦昭注:“太伯让季歷,远适吴越,后武王追封为吴伯,故曰吴太伯。”《新唐书·李泌传》:“建寧王诚贤,然广平冢嗣,有君人量,岂使为吴太伯乎?”参阅《史记·吴太伯世家》。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吴大伯”。周古公亶父(太王)长子,仲雍、季历之兄。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与仲雍出逃至荆蛮,号勾吴。后因以称出亡而让君位与弟者。《左传·闵公元年》:“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不亦可乎?”《国语·晋语一》:“君得其欲,太子远死,且有令名,为吴太伯,不亦可乎?”韦昭注:“太伯让季历,远适吴越,后武王追封为吴伯,故曰吴太伯。”《新唐书·李泌传》:“建宁王诚贤,然广平冢嗣,有君人量,岂使为吴太伯乎?”参阅《史记·吴太伯世家》。
  • 其他释义:

  • 1.亦作'吴大伯'。2.周古公亶父(太王)长子,仲雍﹑季历之兄。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与仲雍出逃至荆蛮,号勾吴。后因以称出亡而让君位与弟者。
吴太伯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wú

[wú]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 姓。

读音:tài

[tài]

过于:太长。 ◎ 极端,最:太甚。太平。 ◎ 高,大:太空。太学。 ◎ 很:不太好。 ◎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太老伯。太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读音:bà,bǎi,bó

[bà,bǎi,bó]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 姓。● 伯 bà   ㄅㄚˋ ◎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吴太伯造句
1、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姬太伯(吴太伯)死后,没有儿子,传位给弟弟仲雍。2、古公的儿子、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姬太伯(吴太伯)死后,没有儿子,传位给弟弟仲雍。3、而根据《左传》、《国语》、《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绝书》、《吴越春秋》等文献记载,吴国晚期都城在今苏州。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