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咸若
咸若
xián ruò
  • 咸若的解释
  • 1.《书.皋陶谟》:"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后以"咸若"称颂帝王之教化。谓万物皆能顺其性,应其时,得其宜。

  • 词语解释:

  • 是古指称颂帝王之教化。
  • 基础解释:

  • 是古指称颂帝王之教化。
  • 引证解释:

  • ⒈后以“咸若”称颂帝王之教化。谓万物皆能顺其性,应其时,得其宜。引《书·皋陶谟》:“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唐李邕《春赋》:“律何谷而不暄,光何容而不灼。植也知归,动焉咸若。尔乃杨迴曲沼,李杂芳园。”宋沉遘《三司狱空道场功德疏右语》:“伏以至仁当天,品物咸若。”明归有光《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三:“古者百姓太和,万物咸若。”清王夫之《连珠有赠》之十二:“盖闻咸若之理,原安原而隰安隰;不言之化,动应动而虚应虚。”
  • 网络解释:

  • 咸若咸若,意思是古指称颂帝王之教化。
  • 综合释义:

  • 《书·皋陶谟》:“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后以“咸若”称颂帝王之教化。谓万物皆能顺其性,应其时,得其宜。唐李邕《春赋》:“律何谷而不暄,光何容而不灼。植也知归,动焉咸若。尔乃杨迴曲沼,李杂芳园。”宋沉遘《三司狱空道场功德疏右语》:“伏以至仁当天,品物咸若。”明归有光《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三:“古者百姓太和,万物咸若。”清王夫之《连珠有赠》之十二:“盖闻咸若之理,原安原而隰安隰;不言之化,动应动而虚应虚。”咸若[xiánruò]是古指称颂帝王之教化。《书.皋陶谟》/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后以/咸若/称颂帝王之教化。谓万物皆能顺其性,应其时,得其宜。
  • 汉语大词典:

  • 《书·皋陶谟》:“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后以“咸若”称颂帝王之教化。谓万物皆能顺其性,应其时,得其宜。唐李邕《春赋》:“律何谷而不暄,光何容而不灼。植也知归,动焉咸若。尔乃杨回曲沼,李杂芳园。”宋沈遘《三司狱空道场功德疏右语》:“伏以至仁当天,品物咸若。”明归有光《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三:“古者百姓太和,万物咸若。”清王夫之《连珠有赠》之十二:“盖闻咸若之理,原安原而隰安隰;不言之化,动应动而虚应虚。”
  • 其他释义:

  • 1.《书.皋陶谟》:'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后以'咸若'称颂帝王之教化。谓万物皆能顺其性,应其时,得其宜。
咸若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xián

[xián]

全,都:咸受其益。 ◎ 像盐的味道,含盐分多的,与“淡”相对:咸味。咸盐。咸水湖。 ◎ 姓。

读音:rě,ruò

[rě,ruò]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 约计:若干(ɡān )。若许。 ◎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顺从:“曾孙是若。” ◎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