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嘲啁
嘲啁
cháo zhōu
  • 嘲啁的解释
  • 1.戏谑,调笑。

  • 词语解释:

  • ⒈ 戏谑,调笑。嘲啁[cháozhōu]⒈戏谑,调笑。
  • 基础解释:

  • 戏谑,调笑。
  • 引证解释:

  • ⒈ 戏谑,调笑。《三国志·蜀志·费祎传》:“亮(诸葛亮)以初从南归,以禕为昭信校尉使吴。引: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禕辞顺义篤,据理以答,终不能屈。”⒉ 形容语声细碎难辨。引: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远地触途异,吏民似猿猴。生狞多忿很,辞舌纷嘲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女善怒,反眼若不相识;词舌嘲啁,常聒於耳。”⒊ 鸟鸣声。引:宋欧阳修《葛氏鼎》诗:“剨然岸裂轰云驫,滑人夜惊鸟嘲啁。”⒈戏谑,调笑。《三国志·蜀志·费祎传》:“亮(诸葛亮)以初从南归,以禕为昭信校尉使吴。引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禕辞顺义篤,据理以答,终不能屈。”⒉形容语声细碎难辨。引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远地触途异,吏民似猿猴。生狞多忿很,辞舌纷嘲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女善怒,反眼若不相识;词舌嘲啁,常聒於耳。”⒊鸟鸣声。引宋欧阳修《葛氏鼎》诗:“剨然岸裂轰云驫,滑人夜惊鸟嘲啁。”
  • 综合释义:

  • 戏谑,调笑。《三国志·蜀志·费祎传》:“亮(诸葛亮)以初从南归,以禕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禕辞顺义篤,据理以答,终不能屈。”形容语声细碎难辨。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远地触途异,吏民似猿猴。生狞多忿很,辞舌纷嘲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女善怒,反眼若不相识;词舌嘲啁,常聒於耳。”鸟鸣声。宋欧阳修《葛氏鼎》诗:“剨然岸裂轰云驫,滑人夜惊鸟嘲啁。”嘲啁[cháozhōu]语出:《三国志·蜀志·费祎传》:“亮(诸葛亮)以初从南归,以禕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禕辞顺义篤,据理以答,终不能屈。”
  • 网友释义:

  • 自贡九中是一所高级完全中学,始建于1957年,位于旭水之滨,千年古城贡井城区,占地面积41580平方米、36个教学班、教职工一百多人、在校学生近1800人。有较完善的教学实验设备、近百台微机、上万平方米运动场,已新建、改建、装修了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宿舍楼、教师实习基地、师生生活服务中心;已具有阶梯教室、图书阅览室、微机打印室、广播室、礼堂、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室等场地,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学习环境。
  • 汉语大词典:

  • 戏谑,调笑。《三国志·蜀志·费祎传》:“亮(诸葛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形容语声细碎难辨。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远地触途异,吏民似猿猴。生狞多忿很,辞舌纷嘲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女善怒,反眼若不相识;词舌嘲啁,常聒于耳。”鸟鸣声。宋欧阳修《葛氏鼎》诗:“剨然岸裂轰云骉,滑人夜惊鸟嘲啁。”
  • 其他释义:

  • 1.戏谑,调笑。
嘲啁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cháo,zhāo

[cháo,zhāo]

讥笑,拿人取笑:嘲笑。嘲弄。嘲骂。嘲诮。嘲谑。冷嘲热讽。

读音:zhāo,zhōu

[zhāo,zhōu]

〔啁啾〕形容鸟叫声。 ◎ 〔啁噍〕形容鸟叫声。● 啁 tiào   ㄊㄧㄠˋ ◎ 调笑:“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