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四铢钱
四铢钱
sì zhū qián
  • 四铢钱的解释
  • 1.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铢"。汉币。 2.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铢"。南朝宋币。

  • 词语解释:

  • 1.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铢'。汉币。2.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铢'。南朝宋币。
  • 基础解释:

  • 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铢/'。汉币。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铢/'。南朝宋币。
  • 引证解释:

  • ⒈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銖”。汉币。引《史记·平準书》:“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銖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⒉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銖”。南朝宋币。参见“半两”。引《宋书·文帝纪》:“﹝元嘉七年十月﹞戊午,立钱署,铸四銖钱。”《南史·颜竣传》:“元嘉中铸四銖钱……及孝武即位,又铸孝建四銖。”
  • 网络解释:

  • 四铢钱公元前175年(前元五年),汉文帝改铸“四铢半两”,简称“四铢钱”,又称汉半两。其直径为2.4-2.6厘米,重2.2-2.8克,钱穿孔比较小,无内外廓,钱文制作比较规范。四铢半两因顺应了当时的国势民情,一直被沿用了四十年。
  • 综合释义:

  • 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銖”。汉币。《史记·平準书》:“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銖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銖”。南朝宋币。《宋书·文帝纪》:“﹝元嘉七年十月﹞戊午,立钱署,铸四銖钱。”《南史·颜竣传》:“元嘉中铸四銖钱……及孝武即位,又铸孝建四銖。”参见“半两”。
  • 汉语大词典:

  • (1).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铢”。汉币。《史记·平准书》:“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2).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铢”。南朝宋币。《宋书·文帝纪》:“﹝元嘉七年十月﹞戊午,立钱署,铸四铢钱。”《南史·颜竣传》:“元嘉中铸四铢钱……及孝武即位,又铸孝建四铢。”参见“半两”。
四铢钱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ì

[sì]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音:zhū

[zhū]

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铢两(极轻微的分量)。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喻极微小的数量)。铢积寸累(lěi )(喻一点一滴地积累)。 ◎ 不锋利:铢钝。

读音:qián

[qián]

货币:铜钱。金钱。银钱。钱票。钱币。钱财。钱庄。钱粮。 ◎ 费用:车钱。买书的钱。 ◎ 财物:有钱有势。 ◎ 圆形像钱的东西:榆钱。荷钱。 ◎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两的十分之一。 ◎ 姓。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