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国均
国均
ɡuó jūn
  • 国均的解释
  • 1.国家政务的权柄。均,同"钧",制陶器模子下面的圆盘,引申为权柄。 2.国家重臣。

  • 词语解释:

  • 1.国家政务的权柄。均,同'钧',制陶器模子下面的圆盘,引申为权柄。2.国家重臣。
  • 基础解释:

  • 国家政务的权柄。均,同/'钧/',制陶器模子下面的圆盘,引申为权柄。国家重臣。
  • 引证解释:

  • ⒈国家政务的权柄。均,同“钧”,制陶器模子下面的圆盘,引申为权柄。引《诗·小雅·节南山》:“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毛传:“均,平。”陈奂传疏:“均,《汉书·律历志》引《诗》作‘钧’。均、钧同。”《北史·隋纪下·炀帝》:“强臣豪族,咸执国均,朋党比周,以之成俗。”唐任希古《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均。”⒉国家重臣。引南朝梁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已矣余何叹,輟春哀国均。”
  • 网络解释:

  • 国均国均,出处《诗·小雅·节南山》,引申为权柄
  • 综合释义:

  • 国家政务的权柄。均,同“钧”,制陶器模子下面的圆盘,引申为权柄。《诗·小雅·节南山》:“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毛传:“均,平。”陈奂传疏:“均,《汉书·律历志》引《诗》作‘钧’。均、钧同。”《北史·隋纪下·炀帝》:“强臣豪族,咸执国均,朋党比周,以之成俗。”唐任希古《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均。”国家重臣。南朝梁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已矣余何叹,輟春哀国均。”国均[guójūn]
  • 汉语大词典:

  • (1).国家政务的权柄。均,同“钧”,制陶器模子下面的圆盘,引申为权柄。《诗·小雅·节南山》:“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毛传:“均,平。”陈奂传疏:“均,《汉书·律历志》引《诗》作‘钧’。均、钧同。”《北史·隋纪下·炀帝》:“强臣豪族,咸执国均,朋党比周,以之成俗。”唐任希古《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闱通政本,文昌总国均。”(2).国家重臣。南朝梁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已矣余何叹,辍春哀国均。”
国均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guó

[guó]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国”)。 ◎ 特指中国的: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 姓。

读音:jūn

[jūn]

平,匀,引申为调和:均衡。势均力敌。平均。 ◎ 皆,都,老少均安。 ◎ 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 ◎ 古同“韵”,和谐的声音。 ◎ 〔均钟〕古代乐器。 ◎ 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国均造句
1、目前,欧盟15国均属于给惠国,而新成员国中只有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3国给予中国普惠制待遇。2、它国均已遵具,惟义律与积贯卖烟者十余人,屡形反复,致与舟师接仗。3、目前,欧盟15国均属于给惠国,而东欧国家中只有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3国给予中国普惠制待遇。4、目前,欧盟15国均属于给惠国,而新成员国...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