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图的意思
图的拼音
注音 ㄊㄨˊ
部首笔画 3
繁体字
汉字结构全包围结构
造字法原为会意
图的笔顺竖折撇折捺捺捺横
图的意思、基本意思
  • LTUI
  • UniCode
    U+56FE
  • 五行
  • LTUI
  • 四角号码
    60303
  • 规范汉字
    1119
  • 仓颉
    WHEY
  • GBK编码
    CDBC
  • 基本解释


    (圖)
    tú  ㄊㄨˊ
    ◎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图画。图案。图谱。图鉴。
    ◎ 指地图:《亚洲略图》。图穷匕见。
    ◎ 画:画影图形。
    ◎ 计谋,计划:宏图(亦作“弘图”、“鸿图”)。良图。
    ◎ 谋取,希望得到:图谋。图利。企图。妄图。励精图治。唯利是图。

    英文翻译


    chart   drawing   fig   map   plot   picture   intention   attempt   plan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圖 tú 
    〈动〉
    (1) (会意。从囗,从啚。囗( wéi),表示范围。啚( bǐ),“鄙”的本字,表示艰难。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谋划,反复考虑)
    (2) 同本义 [plan and contrive;consider again and again]
    图,画计难也。——《说文》
    是究是图。——《诗·小雅·常棣》。传:“谋也。”
    君与臣图事。——《仪礼·聘礼》
    君不图与。——《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而天下可图也。——《战国策·秦策》
    (3) 又如:试图(打算);图计(谋划)
    (4) 图谋;谋取 [sheme;seek;pursue;design]
    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韩愈《原毁》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与图大事。——《资治通鉴》
    图报复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以图将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图王(图谋王业);图功(图谋建立功业);图回(图谋运转);图全(图谋保全自身);图利(图谋私利);图私利;图一时之痛快;图名;图害(谋害);图饱私囊;图吞公款
    (6) 筹划;设法对付 [plan and prepare;project]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左传·隐公元年》
    (7) 又如:图治(想办法把国家治好)
    (8) 绘画 [draw]
    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角。——《汉书·苏武传》
    (9) 又如:图形(画出人的相貌);图工(善于绘画的人);图画(描绘人或物的形像)
    (10) 摹拟 [imitate]
    命铸铜以图其像。——《水经注》
    (11) 预料,料想到。多用于否定 [expect]
    子在 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不图子自归。——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词性变化

    圖 tú 
    〈名〉
    (1) 所画的图画 [picture;drawing;chart]
    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史记·留侯世家》
    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汉书·苏武传》
    (2) 又如:看图识字;图载(以图像表达);图障(绘有图画的屏风);图卷;图法(图录和法典);图轴(画轴;画卷);略图(简单的图画);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图说(兼附图画以助解说的著作)
    (3) 地图 [map]
    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河出图, 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系辞上》
    灿若图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普法交战图。——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山水之图。——蔡元培《图画》
    (4) 又如:图本(图样);图志(附有地图的地方志);图牒(图籍表册);图书(图籍;书籍);图式;图例;图板;图忏(古代方士或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征验一类的书,多为隐语、预言);图纬(图忏和纬书)
    (5) 版图。有所有权与管辖权的领土,行使主权的领土 [domain]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唐· 杜甫《秦州杂诗》
    (6) 意图;意愿 [intentions]
    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
    (7) 塔,即“浮图”的简称 [tower]
    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水经注》
    (8) 明清时地方区划名 [tu]
    改乡为都,改里为图。——顾炎武《日知录》引《萧山县志》
    (9) 书籍 [book]。如:图典(图书和经典);图史(图书和史籍)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囗字部】 圖;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218第04(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𡈖𡇴【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都切,音徒。【說文】計畫難也。从囗啚。啚,難意也。【徐鍇曰】圖畫必先規畫之也,故从囗。啚者吝嗇難之意也。 又【爾雅·釋詁】謀也。【書·太甲】愼迺儉德,惟懷永圖。又【君牙】思其艱,以圖其易,民乃寧。又【周禮·秋官·大行人】春朝諸侯而圖天子之事。【註】王者春見諸侯,則圖其事之可否也。 又度也。【詩·小雅】是究是圖,亶其然乎。【論語】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又除治也。【左傳·隱元年】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又計也。【周禮·秋官·小司寇】孟冬祀司民,獻民數于王,王拜受之,以圖國用,而進退之。 又河圖。【易·繫辭】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孔安國曰】河圖者,伏羲氏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通鑒】漢光武帝讀河圖會昌符曰:赤劉之九會命岱宗。【春秋緯】河圖有九篇。 又版圖。【周禮·天官·宮正】爲之版以待。【釋文】版,名籍。圖,地圖也。又【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又【夏官·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註】圖若今司空郡國與地圖也。【史記·酇侯世家】沛公至咸陽,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禦史律令圖書,具知天下阸塞戸口多少强弱處。 又圖讖,占驗之書也。【後漢·光武紀】李通以圖讖說帝。【又】中元元年,宣佈圖讖於天下。 又圖象。【周禮·秋官·司約】小約劑書于丹圖。【註】小約劑萬民約也。丹圖,雕器簠簋之屬有圖象者也。【何晏·景福殿賦】圖象,古昔以當箴規。【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圖畫天地,品類羣生。 又浮圖,佛敎也。又寺塔亦曰浮圖。杜甫有和高適登慈恩寺浮圖詩。又【王君玉·國老談苑】李允則守雄州,出庫錢建浮圖。監司劾奏,眞宗使密諭之。允則曰:非留心釋氏,實爲邊地起望樓耳。【韓愈·王仲舒墓誌】禁僧道,不得於境內立浮圖,以其誑丐漁利,奪編氓之產也。 又叶他魯切,音吐。【詩·大雅】我儀圖之,惟仲山甫舉之。【易林】爲隸所圖,與衆庶伍。

    汉语字典

    [①][tú]
    [《廣韻》同都切,平模,定。]
    亦作“啚2”。亦作“圗1”。“图1”的繁体字。
    (1)版图;地图。
    (2)图画。画成的形象、肖像。
    (3)指河图。
    (4)绘画;描绘。
    (5)模仿;摹拟。
    (6)考虑;谋划;计议。
    (7)设法对付。
    (8)谋取。
    (9)贪图;企图。
    (10)料想。
    (11)猜度,推测。
    (12)意图;抱负。
    (13)指浮图。即塔。
    (14)旧时地方区划名。
    (15)通“度”。法度。
    (16)通“度”。度量。参见“圖德”。

    音韵参考

    [上古音]:鱼部定母,da
    [平水韵]:上平七虞
    [国 语]:tú
    [粤 语]:tou4
    [闽南语]:toD5

    字源字形

    图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