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土墼
土墼
tǔ jī
  • 土墼的解释
  • 1.砖坯。 2.石灰窑中烧结的土渣。 3.方言。土坯。

  • 词语解释:

  • 砖坯。石灰窑中烧结的土渣。方言。土坯。土墼[tǔjī]⒈砖坯。石灰窑中烧结的土渣。方言。土坯。
  • 引证解释:

  • ⒈砖坯。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吉木萨有唐北庭都护故城,则李卫公所筑也。週四十里,皆以土墼垒成;每墼厚一尺,阔一尺五六寸,长二尺七八寸。”⒉石灰窑中烧结的土渣。又名煤赭。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一·土墼》:“此是烧石灰窰中流结土渣也,轻虚而色赭。”⒊方言。土坯。
  • 网络解释:

  • 土墼土墼是中国农村建房用的砌墙材料。俗称“土角”,类似北方土坯。在江南与台湾地区流行。
  • 综合释义:

  • 砖坯。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吉木萨有唐北庭都护故城,则李卫公所筑也。週四十里,皆以土墼垒成;每墼厚一尺,阔一尺五六寸,长二尺七八寸。”石灰窑中烧结的土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一·土墼》:“此是烧石灰窰中流结土渣也,轻虚而色赭。”又名煤赭。方言。土坯。土墼[tǔjī]未曾烧过的瓦。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三.槐西杂志三》:「吉木萨有唐北庭都护府故城。……皆以土墼垒成。」
  • 汉语大词典:

  • (1).砖坯。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吉木萨有唐北庭都护故城,则李卫公所筑也。周四十里,皆以土墼垒成;每墼厚一尺,阔一尺五六寸,长二尺七八寸。”(2).石灰窑中烧结的土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一·土墼》:“此是烧石灰窑中流结土渣也,轻虚而色赭。”又名煤赭。(3).方言。土坯。
  • 国语辞典:

  • 未曾烧过的瓦。土墼[tǔjí]⒈未曾烧过的瓦。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三·槐西杂志三》:「吉木萨有唐北庭都护府故城。……皆以土墼垒成。」
  • 辞典修订版:

  • 未曾烧过的瓦。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三.槐西杂志三》:「吉木萨有唐北庭都护府故城。……皆以土墼垒成。」
  • 其他释义:

  • 1.砖坯。2.石灰窑中烧结的土渣。3.方言。土坯。
土墼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tǔ

[tǔ]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黄土。 ◎ 疆域:国土。领土。 ◎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 ◎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 不合潮流:土气。 ◎ 未熬制的鸦片:烟土。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土族。 ◎ 姓。

读音:jī

[jī]

未烧的砖坯:土墼。 ◎ 粉末加水做成的块状物:炭墼。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