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秦寺
大秦寺
dà qín sì
  • 大秦寺的解释
  • 1.唐代所建景教寺﹐通称大秦寺。

  • 词语解释:

  • 唐代所建景教寺﹐通称大秦寺。大秦寺[dàqínsì]⒈唐代所建景教寺,通称大秦寺。
  • 引证解释:

  • ⒈唐代所建景教寺,通称大秦寺。参阅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附录二《盩厔大秦寺略记》。引宋王溥《唐会要·大秦寺》:“天宝四载九月,詔曰:波斯经教,出自大秦,传习而来,久行中国。爰初建寺,因以为名,将欲示人,必修其本。其两京波斯寺宜改为大秦寺。天下诸府郡置者,亦準此。”宋苏轼《南山纪行诗·小序》:“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自十三日受命出府,至宝鸡、虢、郿、盩厔四县。既毕事,因朝謁太平宫,而宿于南谿谿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乃归。”
  • 网络解释:

  • 大秦寺大秦寺是在中国的景教寺院(教堂)的通称。景教即传到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唐朝时,在长安的大秦寺很有名。具有代表性的大秦寺位于中国西安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的终南山北麓,距古城西安70余公里,它是历史上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
  • 汉语大词典:

  • 唐代所建景教寺,通称大秦寺。宋王溥《唐会要·大秦寺》:“天宝四载九月,诏曰:波斯经教,出自大秦,传习而来,久行中国。爰初建寺,因以为名,将欲示人,必修其本。其两京波斯寺宜改为大秦寺。天下诸府郡置者,亦准此。”宋苏轼《南山纪行诗·小序》:“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自十三日受命出府,至宝鸡、虢、郿、盩厔四县。既毕事,因朝谒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乃归。”参阅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附录二《盩厔大秦寺略记》。
  • 其他释义:

  • 1.唐代所建景教寺﹐通称大秦寺。
大秦寺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dà,dài

[dà,dài]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大 tài  ㄊㄞˋ ◎ 古通“太”

读音:qín

[qín]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朝(zhāo )秦暮楚。秦晋之好。秦楼楚馆(旧时指妓院)。 ◎ 中国朝代名:秦代。秦镜高悬(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亦称“明镜高悬”)。 ◎ 中国陕西省的别称。

读音:sì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寺(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 ◎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观(guàn )。 ◎ 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寺。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