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寒螀
寒螀
hán jiānɡ
  • 寒螀的解释
  • 古书上说的一种蝉。

  • 词语解释:

  • 即寒蝉。借指深秋的鸣虫。寒螀[hánjiāng]⒈即寒蝉。借指深秋的鸣虫。
  • 引证解释:

  • ⒈即寒蝉。一说指水鸟。见《文选·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诗》李善注引高诱《淮南子》注。参见“寒蝉”、“寒将”。引汉王充《论衡·变动》:“是故夏末蜻蛚鸣,寒螿啼,感阴气也。”《尔雅·释虫》“蜺寒蜩”晋郭璞注:“寒螿也。似蝉而小,青赤。《月令》曰:‘寒蝉鸣。’”《文选·谢惠连〈捣衣〉诗》:“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螿啼。”李善注引许慎《淮南子》注:“寒螿,蝉属也。”⒉借指深秋的鸣虫。引唐张仲素《秋思》诗之一:“碧窗斜月蔼深暉,愁听寒螿泪溼衣。”元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词:“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螿泣。”陈三立《雨》诗:“怀人江海断,鐙火诉寒螿。”
  • 网络解释:

  • 寒螀古书上说的一种蝉,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鸣叫。
  • 汉语大词典:

  • (1).即寒蝉。汉王充《论衡·变动》:“是故夏末蜻蛚鸣,寒螀啼,感阴气也。”《尔雅·释虫》“蜺寒蜩”晋郭璞注:“寒螀也。似蝉而小,青赤。《月令》曰:‘寒蝉鸣。’”《文选·谢惠连〈捣衣〉诗》:“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螀啼。”李善注引许慎《淮南子》注:“寒螀,蝉属也。”一说指水鸟。见《文选·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诗》李善注引高诱《淮南子》注。参见“寒蝉”、“寒将”。(2).借指深秋的鸣虫。唐张仲素《秋思》诗之一:“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元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词:“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陈三立《雨》诗:“怀人江海断,镫火诉寒螀。”
  • 国语辞典:

  • 昆虫名。似蝉而较小,色青赤。也作「寒蜩」。寒螀[hánjiāng]⒈昆虫名。似蝉而较小,色青赤。也作「寒蜩」。
  • 其他释义:

  • 古书上说的一种蝉。
寒螀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hán

[hán]

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 害怕:寒心。 ◎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读音:jiāng

[jiāng]

〔寒螀〕即“寒蝉”,蝉的一种,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 ◎ (螿)

寒螀造句
1、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2、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3、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