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履霜知冰
履霜知冰
lǚ shuānɡ zhī bīnɡ
  • 履霜知冰的解释
  • 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 词语解释:

  • ⒈ 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履霜知冰[lǚshuāngzhībīng]⒈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 引证解释:

  • ⒈ 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参见“履霜坚冰”。引:汉王充《论衡·谴告》:“履霜以知坚冰必至,天之道也。”晋袁宏《后汉纪·和帝纪下》:“将何以宣示四方,仪刑百寮?履霜知冰,朕甚惧焉。”⒈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参见“履霜坚冰”。引汉王充《论衡·谴告》:“履霜以知坚冰必至,天之道也。”晋袁宏《后汉纪·和帝纪下》:“将何以宣示四方,仪刑百寮?履霜知冰,朕甚惧焉。”
  • 综合释义:

  • 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履霜知冰[lǚshuāngzhībīng]比喻从事物的徵兆可看出将来发展的结果。见履霜坚冰条。汉˙蔡邕˙释诲:君子推微达着,寻端见绪,履霜知冰,践露知暑。
  • 汉语大词典:

  • 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汉王充《论衡·谴告》:“履霜以知坚冰必至,天之道也。”晋袁宏《后汉纪·和帝纪下》:“将何以宣示四方,仪刑百寮?履霜知冰,朕甚惧焉。”参见“履霜坚冰”。
  • 国语辞典:

  • ⒈ 比喻从事物的征兆可看出将来发展的结果。参见「履霜坚冰」条。引:汉·蔡邕〈释诲〉:「君子推微达著,寻端见绪,履霜知冰,践露知暑。」履霜知冰[lǚshuāngzhībīng]⒈比喻从事物的征兆可看出将来发展的结果。参见「履霜坚冰」条。引汉·蔡邕〈释诲〉:「君子推微达著,寻端见绪,履霜知冰,践露知暑。」成语解释履霜知冰
  • 辞典修订版:

  • 比喻从事物的徵兆可看出将来发展的结果。参见「履霜坚冰」条。汉.蔡邕〈释诲〉:「君子推微达着,寻端见绪,履霜知冰,践露知暑。」
  • 成语词典版:

  •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从事物的徵兆可看出将来发展的结果。见履霜坚冰条。汉˙蔡邕˙释诲:君子推微达着,寻端见绪,履霜知冰,践露知暑。
  • 出处:

  • 东汉·王充《论衡·谴告》:“履霜以知坚冰必至,天之道也。”
  • 其他释义:

  • 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履霜知冰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ǚ

[lǚ]

鞋:西装革履。削足适履。 ◎ 践踩,走过:履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履任。履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履薄冰(身临其境)。 ◎ 步伐:步履维艰。 ◎ 执行,实行:履行。履约。 ◎ 〔履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 ◎ 指领土:“赐我先君履”。

读音:shuāng

[shuāng]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 ◎ 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 ◎ 喻高洁: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

读音:zhī

[zhī]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 使知道:通知。知照。 ◎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读音:bīng

[bīng]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冰块。冰凌。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镇。冰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 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脚。 ◎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冰上。 ◎ 洁白明彻:冰绡。冰心。冰清玉洁。冰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