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岂独
岂独
qǐ dú
  • 岂独的解释
  • 1.难道只是;何止。

  • 词语解释:

  • 难道只是;何止。岂独[qǐdú]⒈难道只是;何止。
  • 引证解释:

  • ⒈难道只是;何止。引《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庄子·胠箧》:“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唐杜甫《有感》诗之四:“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簫韶?”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使朝廷与夏国欢好如初,生民重见太平,岂独夏国之幸,乃天下之幸也。”清黄遵宪《四用前韵》:“岂独汉唐无此祸,五洲惊怪国人狂。”
  • 网络解释:

  • 岂独《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庄子·胠箧》:“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唐杜甫《有感》诗之四:“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使朝廷与夏国欢好如初,生民重见太平,岂独夏国之幸,乃天下之幸也。”清黄遵宪《四用前韵》:“岂独汉唐无此祸,五洲惊怪国人狂。
  • 综合释义:

  • 难道只是;何止。《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庄子·胠箧》:“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唐杜甫《有感》诗之四:“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簫韶?”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使朝廷与夏国欢好如初,生民重见太平,岂独夏国之幸,乃天下之幸也。”清黄遵宪《四用前韵》:“岂独汉唐无此祸,五洲惊怪国人狂。”
  • 汉语大词典:

  • 难道只是;何止。《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庄子·胠箧》:“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唐杜甫《有感》诗之四:“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使朝廷与夏国欢好如初,生民重见太平,岂独夏国之幸,乃天下之幸也。”清黄遵宪《四用前韵》:“岂独汉唐无此祸,五洲惊怪国人狂。”
  • 其他释义:

  • 1.难道只是;何止。
岂独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qǐ

[qǐ]

助词,表示反诘(a.哪里,如何,怎么,如“岂敢”,“岂堪”,“岂可”,“岂有此理”;b.难道,如“岂非”,“岂不”,“岂有意乎”)。

读音:dú

[dú]

单一,只有一个:独唱。独立。独霸。独裁。独创。独特。独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 老而无子:鳏寡孤独。 ◎ 难道,岂:“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 〔独孤〕复姓。 ◎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独谁受之?”

岂独造句
1、田家英满怀悲忿离世,我曾写诗悼念他,有“士可杀而不可辱,铮铮铁骨显刚雄”,“自诀悲凉难许国,伤心岂独一田生”之句,表明我对他的景慕和痛惜之情。2、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3、从此鲁殿灵光,尽现人间,岂独报坛之盛事耶!予读其书,如闻其謦6,亲其风范。4、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冯小青5、这...
1、他以“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为信条,济世理想昭然可见。 2、“丈夫兼贵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覆周。
1、这位以“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为人生信条的影视巨子,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田家英满怀悲忿离世,我曾写诗悼念他,有“士可杀而不可辱,铮铮铁骨显刚雄”,“自诀悲凉难许国,伤心岂独一田生”之句,表明我对他的景慕和痛惜之情。3、从此鲁殿灵光,尽现人间,岂独报坛之盛事耶!予读其书,如闻其謦...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