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巉削

基本解释

(1).形容山势险峻陡峭。 宋 朱熹 《云谷记》:“四隤皆巉削,下数百丈,使人眩视,悸不自保。”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 巩关 俱在桥南,其北皆崖石巉削,无路可援。” 清 林则徐 《出嘉峪关感赋》:“ 天山 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2).形容才华出众。 清 龚自珍 《张诗舲前辈游西山归索赠》诗:“等是才华不巉削,愿携 康乐 诵君诗。”
(3).形容诗文风格峭拔。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二七:“ 大谢 山水游览之作,极为巉削可喜。巉削可矫平熟,巉削却失浑厚。”

字义分解

读音:chán

[chán]

山势高峻:巉刻(a.山峰陡峭;b.言词尖刻)。巉岩。巉峭。巉峻。巉崖。巉巉。

读音:xiāo,xuē

[xiāo,xuē]

用刀切去或割去:削皮。削发(fà)。刮削。削足适履(把脚削去一块来适应小鞋,喻迁就或勉强凑合)。 ◎ 减少,删除:削剔。削职。削损。 ◎ 像刀削过似的,一般形容陡峭或消瘦:削壁。削立(陡峭壁立)。瘦削。 ◎ 古代用来书写的刀:削刀。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